《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习题1.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为那两个国家()A.捷克和荷兰B.捷克和奥地利C.捷克和斯洛伐克D.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2.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是()A.德国B.朝鲜C.南斯拉夫D.捷克斯洛伐克3.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海湾战争C.南斯拉夫内战的结束D.独联体成立4.下列有关匈牙利改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前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B.改革发生在“匈牙利事件”之前C.改革健全了民主与法制,稳定了政治局势D.改革调整了国民经济农、轻、重的比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5.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包括()A.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B.民主与法制不健全,改革成效甚微,人民不满C.戈尔巴乔夫的行政干预D.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6.东欧国家的剧变主要是指()A.执政党的变化B.国家名称的变化C.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D.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7.80年代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东欧剧变的背景有:()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②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④改革出现失误⑤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不少国家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改变,社会制度随之改变,国家也改变了名称。——摘自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中国外长钱其琛曾说:“这些国家(东欧)没有找到—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的新思维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材料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摘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诲、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东欧剧变的表现。(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东欧剧变的原因。(3)结合材料想想,东欧剧变后,中国仍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是什么?(4)阅读上面三段材料后,谈谈你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