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英国蜿蜒曲折的塞弗恩河畔,有一座叫希留布里的小城镇,达尔文就诞生在镇上一个世代名医的家庭。达尔文的母亲喜欢栽培花卉果树,常教孩子们怎样通过花瓣识别不同的花卉,年幼的达尔文也渐渐地和草木花卉建立了感情。8岁时,达尔文进入镇上的小学校。由于课堂上讲的都是些难懂的经文,达尔文感到很枯燥无味。于是,他把精力倾注在课外活动中,常常去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拾拣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的野外活动是“不务正业”。为了使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位医生以继承家业,父亲把达尔文送到爱丁堡医学院去学医。可是,达尔文自幼培养的兴趣没有改变,每当课余或假日,他就奔向海滨、田野和高山。自然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简直成了他的好朋友。父亲看到儿子的“习性”不改,很生气,又把达尔文送进英国剑桥大学的基督教学院去学神学。大学毕业后,达尔文获得了牧师的职位。但是,他根本不想去做神职人员。正在这时候,英国政府为了寻找更多的资源和扩大市场,决定派“贝格尔”舰到世界各地做环球考察,船上需要一位博物学者,达尔文的老师汉斯罗推荐了达尔文。达尔文的心情激动极了,久已盼望的展翅飞翔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他满怀激情地登上了“贝格尔”舰,开始了为期5年的环球考察。考察的征程是艰辛的。达尔文有晕船症,晕得很厉害。但航船每到一处,他都要上岸考察当地的物产资源、生态环境,向当地人细细询问动植物的种类和特性。他常常冒着被毒蛇猛兽袭击的危险,单身深入到陆地内部甚至荒无人烟的原始地带,寻找化石,采制标本。有一天,他组织人挖掘出了一种剑齿兽的化石,它的身体像大象,牙齿却小得像老鼠,而眼睛、耳朵和鼻孔又像水中的海牛。为什么现代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集中在古代同一种动物身上呢?达尔文想,也许现在的不同动物是从古代某种动物演变来的?可是,《圣经》上说万物是上帝创造,且不能改变的呀!达尔文对此感到怀疑了。在以后的考察过程中,达尔文又耳闻目睹了生物界大量变异的事实,大胆地提出了物种可变的设想。经过22年不懈的努力,达尔文终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发表了震动世界的名著《物种起源》。书中用许多令人信服的事实,论证了各种生物是进化而来。它推翻了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在生物界引起了一场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一生写了25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节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表现的是达尔文从事哪一项重要工作的过程?写作《物种起源》文章虽长,但从作者的行文思路上,以达尔文在占有翔实的观察资料的基础上创作《物种起源》及其发表的过程,自然分为七个小节。概括七个小节的主要内容。①提出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与朋友通信交流;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②饶有兴趣地进行科学研究③捍卫真理,与世俗进行坚决斗争;在友情与真理面前,依然作出选择④为了研究,与病魔作斗争;在浓厚兴趣的研究中,发现物种变异理论⑤获知华莱斯的研究进展;在与病魔的斗争中,继续“物种起源”研究⑥在华莱斯的影响下,摆脱窘境,加速整理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