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内能及其利用中考真题再现(☞学用见P28)探究规律对接中考命题点1分子动理论(常考)1.(2019·安徽第13题)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速度增大,但不是每一个气体分子的速度都增大,C项错误;温度变化与不变,气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气体分子随时都在改变自己的运动速度和方向,B项正确,A、D项错误。2.(2015·安徽第2题)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命题点2温度、热量、内能(常考)3.(2018·安徽第2题)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4.(2016·安徽第11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命题点3热量的计算(常考)5.(2019·安徽第6题)假如完全燃烧0.2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100kg、初温为25℃的水吸收,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到45℃[已知c水=4.2×103J/(kg·℃),q天然气=4.2×107J/m3]。6.(2015·安徽第22题)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解:(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V=3.2×107J/m3×1m3=3.2×107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100kg×(50℃-20℃)=1.26×107J(3)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η=Q吸Q放×100%=1.26×107J3.2×107J×100%≈39%名师考点精讲(☞学用见P28~32)学思结合高效突破考点一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1cm3水中就约有3.35×1022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也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0×10-26kg。2.分子的热运动(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2)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距离r(设平衡距离为r0)作用力表现举例r=r0引力和斥力相等—rr0表现为引力如物体被拉伸时r≫r0(10r0以上)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为0如气体分子4.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典例1(2019·湖南湘潭)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絮飞舞B.玉兰飘香C.落叶纷飞D.瑞雪飘飘【解析】柳絮飞舞、落叶纷飞、瑞雪飘飘,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玉兰飘香是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B项符合题意。【答案】B【概念辨析】分子无规则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分子的运动是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进行,肉眼是看不见的;而机械运动是相对物体位置改变的运动,是宏观运动,运动情况与所受外力有关。针对训练1.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考点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