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5.2.1平方差公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a+b)(m+n)=am+an+bm+bn.二、探索新知(一)学生动手,得到公式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1)(x+1)(x-1)(2)(m+2)(m-2)(3)(2x+1)(2x-1)2.提出问题: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计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什么规律?3.特点:等号的左边: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号的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4.得到结论(a+b)(a-b)=a2-ab+ab-b2=a2-b2.一般地,我们有(a+b)(a-b)=a2-b2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5、认识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1)公式左边两个二项式必须是相同两数的和与差相乘;且左边两括号内的第一项相同、另一项符号相反。(2)公式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右边是左边括号内的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符号相反项的平方.(3)公式中的和a可以b代表数,也可以是代数式.1ababb图15.2-1(二)讨论你能根据图15.2-1中的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三)例题教学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b+2a)(2a-b);(3)(-x+2y)(-x-2y).例2计算:(1)102×98;(2)(y+2)(y-2)–(y-1)(y+5).三、课堂训练1.下列式子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为什么?如果能够,怎样计算?(1)(a+b)(a−b);(2)(a−b)(b−a)(3)(a+2b)(2b+a);(4)-(a−b)(a+b);(5)(-2x+y)(y−2x).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a+3b)(a-3b);(2)(3+2a)(-3+2a);(3)51×49;(4)(3x+4)(3x-4)-(2x+3)(3x-2).四、课堂小结1.试用语言表述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应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一些什么?(1)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紧扣公式的特征,找出相同的“项”和符号相反的“项”,然后应用公式;(2)对于不符合平方差公式标准形式者,要利用加法交换律,或提取其中的“−”号,变成公式标准形式后,再用公式。五、课外作业P156习题15.2第1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