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临沂朱陈小学张倩【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纸张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了解纸的来源,学会利用纸。2、感受节约用纸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珍惜每一份资源,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关注自然、生命、环境和资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纸制品(白纸、作业本等)、课前调查表、废旧挂历制作而成的树叶形卡片。【教学设计】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寻找家里的纸和纸制品,并把其中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带到课堂2.了解纸的产生,调查造纸工人的工作情况【设计意图:对生活中的纸制品产生初步的认识,初步感知其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师: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个“比比谁最快”的游戏。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游戏规则:(1)参加游戏的四个同学自由选择一个盒子。(2)在盒子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完成老师规定的汉字。要写的清晰、清楚。(3)规定的时间内谁最先把写完的字交给老师,谁就是比赛的胜利者。3.总结游戏结果:(1)你抽到了什么?在上面写字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2)在所有的材料中,哪一个最适合写字?4.总结:在纸没有普及之前,人们就是在竹简、石壁、龟甲、兽骨上写字的,他们每天都要体会这种不方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小小的纸张,一起学习“我是一张纸”(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二年级孩子最喜欢的“比一比”的形式引领学生感受在不同物品上写(刻)字的感觉,体会纸在书写方面带给我们的便利,初步感知纸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比比谁重要1.师:生活中可不止这一种纸,课前,老师让大家在身边找一找纸做的物品,你找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生活纸制品的重要作用,选出在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纸制品集体交流。3.集体交流从校园、家里、商场和超市、医院、车站……等场所交流纸制品的作用。师:原来纸就藏在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直陪伴着我们.4.师:如果有一天这些纸都消失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5.总结:纸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快乐,同时它也装饰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舒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设计意图:把孩子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纸制品作为学习资源引入课堂中,借助“比比谁重要”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意识到无论是在每天学习的校园、每天生活的家里,还是在其它各种公共场所都有纸的陪伴,感知身边纸制品的作用,体会纸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活动二:纸的来历1.师:纸不仅给我们带来方便,还藏着许多知识和奥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这里有一段小视频,认真看一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2.课件播放纸的发明视频,交流看完视频的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认识纸的来源、纸的改进过程、造纸繁杂的工艺流程以及造纸过程中的辛苦。3.播放现代造纸视频,交流看完视频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影响造纸工人健康的粉尘、药水、闷热、噪音、劳累等,体会造纸工人工作的辛苦。4.师总结:这张纸凝结着人们的智慧、凝聚着工人叔叔们的汗水,它来得太不容易了,它是多么的珍贵!(板书:珍贵)【设计意图:借助视频将纸的改进过程、现代造纸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帮助学生对纸的来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了解蔡伦改进纸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古代造纸和现代造纸繁杂的工艺和辛苦的劳动有初步的感知,感受纸的来之不易。】(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活动三:节约用纸大行动1.身边的浪费(1)师纸这么珍贵,可是人们足够爱它吗?有两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一段小表演,一起来看一下。(2)师:你还见过浪费哪些纸制品的现象?(3)老师课件补充浪费现象并换算纸张与大树、纸与环保的关系。师:如果我们人类还不注意的话,一天,两天,照这样下去,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地球会变成这个样子。(播放课件树木砍伐,水土流失,沙尘雾霾,河水污染)。(4)师总: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环境啊!(板书:节约用纸)【设计意图:借助情景表演的形式,将学生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现象还原到课堂中,引发学生对纸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