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跟进预警学生时需遵循什么基本原则?学校在新生入学后,会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在心理测评的有效量表中,有个别学生的测试结果显示其在学业、人际、生活适应等方面有较明显的问题,成为预警级的学生。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跟进预警学生时,建议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保密原则在目前这个阶段,预警名单上的学生的求助动机未必很强,一般比较介意其他人知道他的真实状况。测试结果的异常部分对他们本人也是不可见的。老师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定的保护,不要在公共场合谈论这些学生。一旦这些学生知道他们被预警,难免对自己或被别的同学“贴标签”,这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刺激事件,有可能提高危机风险程度。二、低调关注关注包括对其基本的家庭状况、既往病史、学习、人际适应情况等相关信息的了解,也包括对已经观察到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必要有效的支持。如有的同学在人际适应上有困难,可以安排有能力、有意愿帮助他的同学,给其提供人际支持。三、跟进如果班主任观察到预警名单上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异常表现,适应情况还可以,暂时不用为其特别做什么事情,但是要依然建议持续关注。因为进入预警名单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可能在适应能力、认知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会比较弱势,所以,一旦后续有新的压力事件刺激,他们发生心理危机的概率会高一些。四、组织多元活动,促进班级融合组织多元活动,可使班级内人际支持系统变得更好,班级氛围融洽,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应对进入新环境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良好的朋辈支持,对于一开始就在学校生活方面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令其减少防御,提高其接受外界帮助的意愿,从而降低风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