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广阔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能够说明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生物特点2.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与特殊性,学会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1、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即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性)。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最基本的天体比较各类自然天体注意彗尾方向和长度变化太阳流星现象天体判断标准一、空间位置: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二、物质形态: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发生在地球大气之内的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三、运转轨道: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的物质不属于天体,如火星车2、天体系统(运动性)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示意图二、太阳1.概况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到整个太阳系的99.86%。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其他天体绕其运动2)太阳系的组成中心天体——太阳其他成员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卫星星际物质冥王星为什么被“开除”出大行星?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大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原因:冥王星虽然也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但其质量体积小(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不能清除其运行轨道附近的其它天体。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1、同相性:各行星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2、共面性:各行星公转的的轨道近乎于同一个平面3、近圆形:各行星公转的轨道形状都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并没有特殊的地位太阳辐射(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一天文单位)太阳光到达地球只需8分多钟(3)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太阳的能量来源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如下表所示: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煤1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2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平面?自西向东、近乎正圆的椭圆、几乎在同一个公转平面上3小行星带位于?地球位于?火木之间,金火之间4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5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6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7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水星8距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海王星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光球层上暗黑的斑点黑子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现象耀斑太阳风——日冕层上太阳大气喷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活动的其它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地球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水星、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1)、运动特征(2)、结构特征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类地行星:质量小,体积小,平均密度高,中心有铁核,有固体表面,由重物质组成,含金属元素高,较高的温度,没有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