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工部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乃作此歌。时代背景时代背景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zhuǎn俄顷广厦shàqǐngxiànsāng丧乱见此屋háojuànchángbìwùchóngqīnào积累字词积累字词•感知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本诗,说说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知内容: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3、你能用几个四字词来概括本诗的内容吗?阅读感悟1、听录音。要求:把握感情基调,注意节奏、重音、语速。秋风破屋心情苦痛群童抢茅无可奈何长夜沾湿忧思不绝现实风雨白天黑夜屋外屋内事人自己理想天下寒士关心民生忧国忧民推己及人水到渠成理清思路广厦千万间•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走近杜甫----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试想,堂堂一代诗圣,却落得如此境地。这是谁之过?你们内心又作何感想呢?•请听,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中发出了怎样的呐喊?聆听杜甫----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怀•请大家思考一下,把你要对杜甫说的话儿痛快地说出来吧!遥寄杜甫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出自内心的关怀;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拓展延伸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孟浩然(689---约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齐名,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没有做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韦应物、柳宗元等。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孟浩然除了《过故人庄》以外,还有《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等代表作品,表现了其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山水田园诗派sh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p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huán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诗人应邀赴约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情趣再约重阳欢聚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主人待客热情淳朴、主客相处融洽亲切;☆环境清新宜人、开阔舒展;☆宾主把酒闲话、心情舒畅恬美。景美人美氛围美,置身其中,诗人的身心倍感愉悦舒爽,自然心生依恋,有了再聚之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游山西村陆游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