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一、命题情况1、命题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标准倡导的,就是语文教研所倡导的,我们就尽量地通过试卷呈现出来,力求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当前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对课堂教学起导向作用。以尽可能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的一致。2、命题思路:本次命题以课标、教材为依据,紧扣课程理念,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前八个单元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形成情况,对语文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力争内容充实,覆盖面全,既有广度又有一定深度,难易比为7:2:1。体现了夯实基础和培养习惯并重的理念,具体表现为重基础、重积累、重理解、重运用、重方法、重习惯养成。卷面分为三个版块: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笔下生花,分别占60%、20%、20%。1、重基础、重积累低年级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如果语文知识是个同心圆的话,字词是它的外圆,如果语文知识是个金字塔的话,字词就是它的塔底。本次试卷基础知识占60%,覆盖二年级下学期前八单元全部内容并适当延伸至二年级上学期的有关基础知识点。如“读拼音,写汉字”除考察本册书中难写、易忘的生字以外,还将本册与上册的汉字重组再现;“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完全将汉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择;“把词语补充完整”“填上合适的词语”所选词语一部分来自于主体课文,一部分来自于自渎课文,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作业练习中;“背古诗连线”一部分诗句是课本中的,也有少部分是传统读本中的。目的是让广大教师、学生们知道语文知识藏在字里行间,学习在于日积月累,要有反复再现的过程和品读鉴赏的过程。力求转变只做大量的语文练习,不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只重视机械抄写而对好词佳句熟视无睹;只看眼前,不注重对知识的延伸拓展;平时不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教学现状。2、重理解、重运用词句训练是本册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标》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词句的理解和积累,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积极练习使用。开卷有益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了较短的文章。短文的阅读重点是让老师和学生注重对词句的分类积累,如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学习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如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分别指什么,向学生渗透比喻句,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意义,并能模仿句子写话如照样子写话。《课标》提醒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笔下生花中,本试卷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结合教材《妈妈的爱》一课,学习将自己心中的话表达出来。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对妈妈的爱的重现,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3、重方法、重习惯养成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于高年纪来说比较轻一些,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阅读习惯。教材从一年级就提出培养每天阅读的好习惯,本册教材的金钥匙、丁丁冬冬学识字分别提出了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建议。本试卷查字典填空、根据偏旁写字、加偏旁组字等都在引导师生注意识字方法的习得,试卷评分标准附加的关于字迹的要求、写话的要求都在引起教师的注意:不应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本试卷力图导向学生掌握教材要求的最基础的语言能力,导向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方法,要举一反三,加强基础知识的日常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方面要想更准确、更全面地评价学生,远不是一张卷纸、几道试题就能涵盖得了的,此次的命题只是代表性的抽样,希望它的实际价值能以点带面。二、考试结果及分析本次监测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抽调9所学校,小学校一个考场,大学校两个考场,统一评卷标准,流水批卷方式,虽不能代表各校实际水平,但基本反映全区总体概况。2007年二年语文期中质量监控成绩统计表学校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