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人琴俱亡》教学案VIP免费

13《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1页
1/3
13《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2页
2/3
13《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3页
3/3
西来桥学校学校八年级(上)语文教学案人琴俱亡课题:《人琴俱亡》课型:新授课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2015年7月18日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力求弄懂课文大意。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3.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学习重点、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词语。3.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学法指导:这是一篇表现兄弟之间深厚感情的文章,学生应从朗读开始,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简洁的语言所表达的至深兄弟情,进而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子猷()病笃()了()不悲舆()不调()恸()绝2.让学生查资料,了解有关王羲之情况和王子猷、王子敬家庭生长背景。3.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4.解释下列加点词。(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何以都不闻消息(3)语时了不悲(4)子敬素好琴(5)便径入坐灵床上(6)弦既不调5.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家长签字二、课堂助学:1西来桥学校学校八年级(上)语文教学案人琴俱亡1.导入:2.整体感知,理解文意:(1)指导学生朗读全文。老师范读,学生感知语速、节奏及所用的感情。然后学生朗读,注意读出人物和叙事语言的不同感情。(2)学生看注释,查工具书,疏通文意,发现理解障碍。(3)小组讨论,合作翻译此文,全班交流,老师作适当补充,纠正。3.合作探究:(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2)文中开始写子敬亡后,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教师小结:三、课堂巩固: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面的问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对《人琴俱亡》理解不正确的是()A子猷很关心弟弟子敬,即使在病中仍询问弟弟的情况。B子猷行为脱俗,与常人有别,这从闻丧不哭和掷琴恸绝可以看出来。C子敬去世时,子猷不是立即知道消息的,他身边的家人对他隐瞒了子敬的死讯。D子猷知道子敬素好琴,他想在灵堂上为子敬弹奏,但他的琴技太差,弹不起来。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琴俱亡”源于《世说新语》,后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B刘义庆是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他创作的一部笔记体小说。C这篇课文是写兄弟之情的,人们常用情同手足来形容兄弟之间的感情深厚。D子猷与子敬之间的兄弟情谊是深厚的,子猷虽行为举止脱俗,但也不能超脱深挚的亲情。3.翻译下列句子:(1)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恸绝良久,月余而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来桥学校学校八年级(上)语文教学案人琴俱亡5.请写出有关兄弟情或友情的成语或名人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阅读《荀巨伯探友》,然后完成题目。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解:①值:适逢。②郡: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1.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辱之B.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C.土人谓之“傍不肯”2.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人琴俱亡》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