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初三总复习资料之一人类的最高追求——和谐世界一、思想家的梦想(一)、中国先贤的理想孔子: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核心思想——仁。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庄子:主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西方的理想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伏尔泰: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国家是自由人民的“社会契约”,既要保证人民整体的最大权威,又要保证个人有不可剥夺的自由平等的权利。(三)、小结中国的先贤把和谐的希望寄托于统治者的恩赐,西方的智者则侧重于对国家体制和个体权利的探索。二、社会的和谐(一)盛世荣华盛世名称在位皇帝特点开皇之治隋文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贞观之治唐太宗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开元盛世唐玄宗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考预测题:读材料回答问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1、杜甫描绘的盛世景象是谁在位时出现的?盛世有哪些共同点?你认为盛世的出现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答:①唐玄宗;②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③统治者爱惜民力,轻徭薄赋;选贤用能;大力发展生产等。2、“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应怎样理解?答:社会治安好,出行安全。3、我国当前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代,这种繁盛局面的出现与那一次会议密切相关?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答:①十一届三中全会;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4、你认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还应该作哪些努力?答:①加大反腐力度;②缩小贫富差距;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④加强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二)、统一大业1、大秦帝国①、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②、巩固统一的措施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③焚书坑儒;④修筑万里长城。2、汉武大帝的“大一统”措施①颁布推恩令消弱王国势力;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119年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匈奴对北边的威胁。3、隋朝——589年,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重新统一南北4、元朝——1279年,元朝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辽、宋、夏、金、元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分别设立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理西藏、台湾。6、清朝①、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不屈意志和英雄气概。1683年,清政府攻取台湾,郑氏政权归顺清朝。第二年清设台湾府。郑氏政权归顺清朝,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②、平叛:清初,康熙帝平定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发动的三藩叛乱,维护的国家的统一。③、反分裂:①康熙帝平定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勾结沙皇发动的叛乱,乾隆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漠北地区。②乾隆时粉碎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管理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④、雅克萨之战:1685、1686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大败沙俄军队,沙皇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1689年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区域都是中国领土。7、海峡两岸关系的展望(1)国共两党的关系:①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成功举行北伐,取得北伐的初步胜利,1927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中国陷入十年内战时期;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成功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③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1949,战败退守台湾,形成了今天两岸对峙的局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