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Fe—56Cu—64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B.为漂白银耳大量使用SO2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2.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B.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C.合金的硬度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D.合金的熔点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3.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尾气直接通入水中吸收B.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D.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液体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5.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l2和CO2气体,具有相同的A.质量B.原子数C.分子数D.摩尔质量6.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gH2的分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NA个水分子C.7.8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1mol/L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为2NA7.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B.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硅的反应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D.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储量丰富,主要以硅单质的形式存在8.下列变化只需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可以实现的是A.S→SO3B.Al2O3→Al(OH)3C.SiO2→H2SiO3D.Na2CO3→NaHCO39.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C.Na2SO4溶液(Br2):加CCl4,萃取,分液D.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的CO210.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红色褪去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D.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物质11.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B.3∶1C.15∶2D.1∶312.下列物质只能作还原剂的是A.S2-B.Fe2+C.SO32-D.K+13.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H4+、SCN-、Cl-B.Na+、Mg2+、NO、SO42-C.Al3+、Fe2+、NO、Cl-D.K+、Na+、Cl-、SiO32-14.下列各组物质可以反应,最终能得到Al(OH)3的是A.Al和NaOH溶液共热B.Al(NO3)3和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水共热D.Al2(SO4)3和过量的氨水15.下列不能使有色布条或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氯化钙溶液B.氯水C.次氯酸钠溶液D.二氧化硫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没有浑浊B.夏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万丈霞光,该现象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C.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不可作为氧气来源D.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都不能通过滤纸的孔隙1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B.目前我国流通的硬币是由合金材料制造的C.玻璃、水泥、陶瓷都为硅酸盐产品D.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稀盐酸中加铁粉:2Fe+6H+=2Fe3++3H2↑B.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32-+2H+=CO2↑+H2O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D.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l-+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