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B.牛顿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物理学史.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其所做的工作被认为是物理学真正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亚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不断地给一个物体以外力,才能使它产生不断地运动.如果物体失去了力的作用,它就会立刻停止.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很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如停着的车不推它它就不会动,停止推它它就会停下来…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当时占着统治地位,而且一直统治了人们两千年;伽利略斜面实验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系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解答:解:A、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其所做的工作被认为是物理学真正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故A错误;B、牛顿系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的奠基人,故B错误;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故C正确;D、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知道阿基米德、亚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顿等人对物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2.(4分)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秒内的位移是s,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要求物体的加速度,知道物体在第n秒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s=t,需求物体在第n秒内的平均速度,故需求物体在第n秒初的速度v1和在第n秒末的速度v2.解答: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于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根据vt=v0+at可得物体在第(n﹣1)秒末的速度为v1=(n﹣1)a,物体在第n秒末的速度为v2=na,则在第n秒内的平均速度,根据s=t物体在第n秒内的位移s=×1故物体的加速度a=故选A.点评:知道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求物体的加速度,可以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要求平均速度,需要知道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表达式.3.(4分)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B.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大小为2m/sC.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最后求出反弹的高度.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球第一次反弹后初速度的大小为3m/s,故A正确;B、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为△v=﹣3m/s﹣5m/s=﹣8m/s,则速度的改变量大小为8m/s,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前0.5s内物体自由下落,后0.3s物体反弹,根据v﹣t图象中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0.5×5m=1.25m,故C错误;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对应图中0.5s﹣0.8s内速度图象的面积,所以h=×0.3×3m=0.45m,故D正确;故选AD.2点评: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每时刻对应于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4.(4分)(2012•山西一模)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