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常见的动物》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能说出分类的意义;能讲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并能以此标准判断常见动物所属类别。技能目标:能依据标准对事物分类;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较清晰的表达。情感目标: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自制小动物的课件。教学重难点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教师讲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但还不够仔细,大家想不想直接与周围常见动物面对面,研究动物的秘密?(二)学习新课1.观察动物: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图片,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真了不起!2.动物的分类:同学们知道了那么多动物,从天空、海洋到陆地动物无所不有,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我们来给动物分类。但在分类之前,我们先得了解动物具有什么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再看看PPT上的动物图片,根据刚才讨论的结果,思考这四种动物分别具有什么特征?看哪组观察的仔细,想到的多。学生认真看图,积极思考。教师巡视指导,提出几点建议:我们可以根据是水生还是陆生,将它们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或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它们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学生思考,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及结果。教师总结:大家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分法,也就是说,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而前面我们学过,人们为了统一的认识这个世界,设立了各种标准,同样,我们对生物的分类也有标准——林耐分类法。首先,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大类,我们先来学习脊椎动物的有关内容。3.常见的脊椎动物像鱼、蛙、兔、鸟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小游戏: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知道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游戏要求:第一组说脊椎动物,第四组说无脊椎动物,第二、第三组当裁判,10秒内答不上来为输。教师发言: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脊椎动物的例子,在所有的动物中脊椎动物由于脊柱的特点,所以身体更灵活,运动更方便,因此在自然界中就处于优势地位,他们是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脊椎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几大类。下面,大家就一起一边看书,一边来研究一下各种脊椎动物的形态特征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类别动物名称归类理由哺乳类猫体外有毛,胎生,哺乳鸟类鸡体外有羽毛,骨骼中空爬行类蛇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两栖类青蛙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上陆生活,用肺呼吸鱼类草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有鳍,有鳞片(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观察了许多常见的动物,学习了动物的分类标准以及各类动物的特征,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更好地认识我们周围常见的动物,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