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认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4、通过观察、重叠、估测等方法,比较不同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单位的表象认识.5、初步理解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必然联系的观点.6、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与教学过程配合的课件、学具袋、两个大小不同的白色长方形纸板(参考数据:长为25cm、宽为18cm和长为20cm、宽为15cm),两组彩色的长方形纸板、小正方形纸块若干、小长方形纸块若干、小圆形纸块若干2、学生准备:学具袋,一元硬币与一角硬币,两组彩色的长方形纸板、小正方形纸块若干、小长方形纸块若干、小圆形纸块若干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老师手里的粉笔大概有多长?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2、体验长度单位的实际长短,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演示一下这些单位的长度?3、谈话: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和长度单位,用长度单位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二、教学新课(一)面积的概念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1)谈话:老师这儿有两张白纸,一张大,一张小,现在我们要给这两张都涂上漂亮的颜色,如果比赛谁涂得快,你会选择哪一张纸呢?为什么?(2)谈话: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并且有的物体表面大,有的物体表面小,下面,就让我们实际来感受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看看谁的表面大一些,谁的表面小一些?(播放课件,学生实际摸一摸、看一看物体的表面)①一元硬币与一角硬币②数学课本与文具盒③练习本与课桌(3)在学生亲手摸一摸、看一看的活动中,教师适时地提问,如: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你们刚才感受到的物体的表面,同黑板的表面相比较,你觉得怎么样?(4)小结面积的概念: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给出概念后,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说一说:“某个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可以说成某个物体的面积”)2、认识封闭图形有大小(1)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么,图形是否也有大有小呢?请你判断这些图形的大小(演示课件,比较图形的大小:长方形与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形)(2)给出封闭图形的概念:周围都是封闭的图形.(3)完善面积的概念:封闭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给出概念后,教师要注意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某个图形的面积比某个图形的面积大,某个图形的面积比某个图形的面积小,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4)巩固新知: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学生活动一: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长18cm、宽6cm与长17.5cm、宽6cm)(1)小组探究活动,汇报结果.(2)教师小结:在直接用眼睛观察看不出谁大谁小时,可以用重叠法进行比较.2、学生活动二: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长12cm、宽9cm与长18cm、宽6cm)(1)学生探究,用观察法、或重叠法进行比较,均不能准确判断谁大谁小,怎么办呢?(2)让学生尝试用学具来判断大小,汇报活动结果.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如果没有用统一的图形来测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形状、统一的大小来测量.也就是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教师小结:这里的1个小正方形块和1个小长方形块,都可以叫做1个面积的单位.刚才的长方形中可以摆24个这样的(小长方形块)面积单位,还可以摆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块)面积单位.3、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谈话:为了统一面积单位,人们规定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就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问:你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吗?(3)分别演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体验各自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