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明天要远足教材简析:《明天要远足》这首诗饱含童真,凝练、传神,短短3节诗,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盼望……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教学目标: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和目字旁、京字头2个偏旁。会写“才、明”等4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睡、那”等7个生字和目字旁1个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小诗《明天要远足》。①学习“明”字:后鼻音,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文中的“我”都想到了什么?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识记“老”字。(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7)指导朗读。“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2.巩固生字。(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目——()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五、作业设计:1.熟记5个生字的笔顺。2.完成《习字册》。3.熟读课文、认读二类生字。4.想一想,你远足前是怎样的心情,会想到些什么?板书设计:9明天要远足海睡不着云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和京字头1个偏旁,会写“才、明、同、学”四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诗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