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标要求: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一千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承上帝意志……,把四千万农奴变成了四千万真正的基督徒。“”遇刺者亚历山大二世这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是一个十足的欺骗者,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并最终遇刺身亡。1、农奴制改革背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经济、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什么是农奴制?材料1: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法律大全》材料2: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千米)制度俄国71261606农奴制和封建专制英国32338514603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法国1501089160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德国17540.210065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结合上表及所学知识思考: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比较年份次数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思考: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呈现怎样的趋势?说明什么问题?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沙皇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十二月党人起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非常憎恨沙皇专制制度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上层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的革命呼声英国铁甲舰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帆船克里米亚战争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弊端,进一步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国家枪支战舰运输工具运输通道军用物资俄国滑膛枪木帆船牛车马车泥路缺乏英法来复枪汽船火车铁路充足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由于战争,国内的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了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1/13,亚麻减到1/8……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农民骚动、起义不断发展。——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亚历山大二世的抉择主观上:沙皇及政府决定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农奴制经济思想阶级矛盾激化克里米亚战败新思潮涌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政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析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②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政治条件③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④外部因素:导火线-----直接原因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材料一: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苏联史》材料二:1861年帝国国务会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开幕式上说:“解放农奴法案提交国务会议审议,我认为这是俄国最重大的事件,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凡是为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的,都做到了。”——王云龙《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请回答: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材料一: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