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授课班级三年级章节名称6.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3—4年级学段:(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三)习作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第二学段(3~6年级)A级本节(课)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以及感受出作者的心里变化,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3、能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教学媒体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6.23—16.23—26.23—3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会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文中描述作者心情变化的表达方法。1、通过分析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和课文中内容。并且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读课文,学生能用上书里的语句说出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什么变化?为什么地球变成了小村庄?最后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3、小组之间讨论:除了书里提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外,还有其它的影响吗?1、让学生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2、学完本课,了解到电脑在我们生活实际中的用途。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谈论等措施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表达手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读这几个句子,贯穿到平常的说话方式上,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资源)的选择23—123—223—3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件1(文字、视频)课件2(文字)课件3(文字、动画)课件4课件5(文字、动画、音乐)课件6课件7(文字、动画)课件8(文字)生字词词语解释设计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拓展问题与课外知识总计文字BBB、GD、G、HHJHHJAFJ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根据平常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对电脑的理解。感受到电脑对作者的用处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4分4分7分15分5分5分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6.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查阅信息电脑网络发电子邮件神奇参加购物、拍卖等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过程结构:结构的设计一.激情导入SETC·S:第二学段课程标准:3–4年级学段:知识与技能``SETC·S:第二学段二、质疑定标SETC·S:第二学段课程标准:3—4年级学段(二)1(四)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词1、老师板书:高速路谈话:什么是高速路?2、板书:信息谈话:“信息高速路”又指什么?3、板书课题。课件1、2开始课件3课程标准:3–4年级学段:(四)1、31、质疑。(思考、组织、语言、表达)2、明确重点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课件4、5用自己的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