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清楚的是: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首先是通过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培养起来,数学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基础学科,通常被古今教育家称为“思维的体操”,向学生传授的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而教师有必要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并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一、营造平等和谐氛围《标准》要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学习氛围。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学习氛围的直接创设,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给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里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标准》指出:“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尝试最基本的特点是“先练后讲”。所谓“先练后讲”是指在知识的构建,知识的运用与发展等数学问题的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先行尝试学习解决,再由师生共同归纳讲解。这一先行尝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尝试”是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的心理基础。一是“先行尝试”一开始就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切实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切实体念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亲自试一试并获得心理需求;二是在“先行尝试”过程中,学生依赖心理逐步被“我能尝试成功”的心理所克服,取而代之的是自主与自信。“尝试”中了解,“尝试”中发现,“尝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追求。引导尝试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做好学生进行尝试的引导。一要鼓励学生敢试,对于尝试的成功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使之对尝试充满信心而敢于去试一试;对尝试有困难或失败的,要及时给予启发引导鼓励再试。二要做好铺路搭桥。抓住知识的新旧联系,组织好尝试前的旧知识铺垫,为学生搭起尝试的“桥梁”,做好尝试的准备,打好尝试成功的基础。三要科学设计尝试题,尝试题要让学生“试”有方向,“试”有目标,“试”有所获。如:在教学《平均数》,在“拓展”一环中也用到了尝试。出示了这样一个题:三(5)班第一小组6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人员1,2,3,4,5,6平均身高身高(厘米)123133134135136140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让学生尝试)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生A:我是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等于平均数来算的。所以是(132+133+134+135+136+140)÷6=135(厘米)。生B:我是把每个人的身高都看成是130厘米,(130×6+2+3+4+5+6+10)÷6=135(厘米)。生:我知道了也可以把每个人的身高都看成140厘米。就是(140×6-8-7-6-5-4)÷6=135(厘米)。生C:我也可以把每个人的130先不管,把另外高出的部分平均一下,就是130+(2+3+4+5+6+10)÷6=135(厘米)。生D:我可以先估算一下,大致在135厘米左右,然后从136里拿1厘米给134厘米,140厘米拿2厘米给133厘米,拿3厘米给132厘米,这样大家都是135厘米了,也就得到这6个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师:很好,大家通过自己尝试,观察,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确实,尝试能够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三、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