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4、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准备:购物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都买些什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数学乐园的商店逛一逛,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文具货架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每种学习用品的单价)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二、教学例3㈠、1、求一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0.8和0.6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法”(教师板书“加法”)提问:怎样列式?(教师板书0.8+0.6=)提问:怎样计算呢?2、学生试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请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①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0.8+0.6)②把元改写成角(8角+6角)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4、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对齐什么就行了?(小数点)5、练习: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学习用品计算出一共多少钱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㈡、教学减法师:你还能提出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问题吗?(教师先选择一个十分位不够减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师: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这是一个什么数相减的算式呢?(小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减法”(在课题“加”和“法”中间板书“减”,完成课题)学生尝试计算: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①以元为单位相加的算式②把元改写成角教师讲评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强调小数点对齐)三、生活实践:1、一本《动脑筋》3.40元,一本《童话故事》6.80元,(1)《动脑筋》比《童话故事》便宜多少?(2)两种书各买一本一共需要多少钱?四、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你做个有心人,多去发现和积累,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