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内容来看,《秋天来了》是一首现代诗,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把秋天满怀希望、满载收获的“形象”充分表现出来;从课文所处位置来看,本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的领篇课文,课文的教法与学法,对于学生第二学段的学习应该具有引领性作用。[设计理念]进入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在感受语言优美的同时,使学生乐于交流阅读感受,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结合这一理念,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韵律美,还要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积累关于秋天的语言材料。此外,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诗歌的教学更提倡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美好的情趣,使其对秋天的感悟更加的深刻全面。[学情分析]这首诗歌写得富有童趣,语言活泼、生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内容并不难理解。但由于诗歌体裁和课文所处的重要位置决定,教学在学生读文品析的同时,还要注重低中过度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逐步由以识字为主到阅读中解词析句过度,通过阅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秋天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体会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认读“凉爽、洁白、神奇”等词语。4、初步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的阅读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秋天。[教学重点]引导读懂课文,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的阅读方法。[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教学准备]教师:1、生字词语卡片。2、制作秋景图片幻灯片及教学幻灯片。3、查找《秋天的图画》课文。师生:1、查找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学生:1、查找关于秋天的图片。[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秋天的特征,积累关于秋天的知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秋天的美丽。2、识记生字,正确认读,理解新词。3、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尝试背诵诗歌。[教学过程]一、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秋天。1、出示一系列词语,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丹枫迎秋、枫林如火、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天朗气清、落叶纷飞、秋高气爽、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月春花)2、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了,随即板书。3、出示诗歌,老师激情朗诵:(红色的蝴蝶,黄色的小鸟,在空中飞翔,在风中舞蹈。那不是蝴蝶,那不是小鸟,是枫叶在舞,是黄叶在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看!秋姑娘悄悄地披着彩虹,一路撒下花香,一路飘着果香,带着迷人的景色,带着丰收的喜悦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教室。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再读课题。[教师以诗歌的特有韵律导入课题,使学生入情入境。]4、出示大量秋景图片,带领学生迅速进入秋天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畅谈秋天的感觉。5、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秋天的资料,下面分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二、美读入境,秋之韵。1、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学习。2、指名读文,正音正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第一节最有诗的韵律:指导朗读,画出动词。随即学习生字“乘”和“骑”。4、学习本节其他生字:“爽”和“落”,掌握多音字“落”。三、熟读背诵,秋之美。1、第二节最能表现秋的美丽:自由朗读,尝试背诵。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注意读出诗句表达出的秋天的美感。3、引导学生画出本节动词,随即学习生字:“挥洒”“泼”“染”“展”。4、学习本节其他生字:“紫”,掌握多音字“露”。5、合作识字(1)小组交流二类字,相互帮助。(2)小老师领读词组。6、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一读。7、尝试背诵全文。8、出示本课提示性词语,检验识字效果,引导背诵全文。(秋天乘着凉爽骑着洁白踏着落叶唱着秋歌神奇宝瓶颜色挥洒泼向田野雪白涂给紫红染给展露)[这一课时,把朗读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得到一种整体的语感把握,从而选择恰当的读法表现出来。在入情的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