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迪生第第1515课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伽利略、牛顿和达尔文等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认识其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结合新式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参阅课本参阅课本P64P64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教材引言]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气时代。一、原因一、原因11、、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发展的推动2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33、、科学家科学家的勇于探索和不懈努力的勇于探索和不懈努力二、概况(一)天文学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二)物理学(三)生物学(四)能源领域的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示意图(3)地位:提出“太阳中心说”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1.哥白尼(1)贡献:(2)意义: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恩格斯(一)天文学(3)影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伽利略2、伽利略(2)地位:(1)贡献:①发现木卫,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②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开创近代实验科学伽利略创制的折射式望远镜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有4颗卫星围绕着木星转。这一发现震动了全球科学界。伽利略是第一位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目前人类发现的16颗木星卫星中,有4颗叫“伽利略卫星”。木星和它的伽利略卫星两个铁球同时落地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三定律(3)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1、主要内容:2、影响:(1)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2)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687年)(二)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牛顿故居位于英国伍尔索普领地,1643年的圣诞节,他就诞生在这座灰白色的石头建筑里。1727年3月20日,牛顿逝世,入葬威斯敏斯特教堂,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人们为此欣喜:人类历史上曾出现如此辉煌的荣耀!第一件,用牛顿力学算出地球的形状象只桔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个正球体,两千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牛顿却根据他的力学,说地球是个扁球体,象只大桔子。此言一出,学界哗然。地球那么大,牛顿又从不出远门,他凭什么说地球有点扁?可是法国科学家经过三次实地测量,终于证实了牛顿的看法。用力学能算出地球的形状,真是个奇迹。历史上证实牛顿力学的三件事第二件,用牛顿力学算出了哈雷彗星回归周期长期以来到,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说,既然彗星也是天体,就必然遵循力学规律。他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哈雷1705年发表这个预言,当时他已49岁,却要预言53年以后的事,岂非耸人听闻?可是1758年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并被命名为哈雷彗星。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科学家用牛顿力学计算它的轨道,可是计算结果总是同观测纪录不大相符。经反复核算,观测无误。那问题是否出现在牛顿力学上面?科学家大胆猜想计算结果之所以不理想,是因为太阳系中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我们没有考虑到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