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2、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除法的含义师:把下面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你会摆吗?请你们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草莓摆一摆。请一个同学上来摆一摆。说一说摆的过程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二、探究新知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师:那你能把下面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还会摆吗?试着用小棒摆一摆吧。请一个同学上来摆,其他同学同桌互相交流。说说摆的过程。师:能把这摆的过程也用一个算式表示吗?试着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吧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读作: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2、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表格出示,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感知除数与余数的关系草莓数再增加一个呢,结果又会是如何?(9个,10个呢?)算式写一写。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余数呢?如果是每3个为一盘呢?可能会被剩下几个?所以余数总是比除数小,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论证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三、巩固练习:书本做一做的第1题、第2题。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