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诸子文化领略传统魅力嗟乎!寡人得与此人游,死不恨矣!——秦王赢政郑人有且买履者—韩非子韩非子个人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韩国(河南省)贵族。曾与李斯同师事“荀况”。因建议韩王变法未见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受秦王政重视,被邀出使秦国。不久因李斯、姚贾陷害,自杀于狱中其学说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并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影响后世君主。韩非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曾子杀猪》等阅读一、二两则,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找出这两则文本中的中心观点句2、试着用四字词语概括文中出现的寓言故事的内容果蓏蚌蛤腥臊恶臭决渎钻燧取火鲧禹耒luǒbànggéèxiùdúzuānsuìgǔnlěi第一则,关注字音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易经》曾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卜妻为裤: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郢书燕说:讽刺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曲解古人之意郑人买履: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探究:巧诈不如拙诚?心狠不如心善?1、性恶论2、逐利观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灋根据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书的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字其中的“廌”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在人们相互间发生纠纷时,就由其裁决。从古人对法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法,刑也”。从法与刑的意义相通,也不难看出法所具有的刑罚价值。“法”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去,延伸为作为惩罚的——“弃”或“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