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坎儿井》教学设计(第2课时)VIP免费

《坎儿井》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1页
1/2
《坎儿井》教学设计(第2课时)_第2页
2/2
第五课坎儿井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加深理解词语【教学目标】1.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学习要求,任务。1)读懂每一句话。2)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掌握运用新句型。(三)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7分钟~10分钟)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1.坎儿井的水从哪儿来?2.坎儿井由哪几部分构成的?3.神话中的坎儿井和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4.在神话中,人们为什么要从地下引水?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句子和课文中未理解的部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能回答上述问题。基本理解每一句子的意思和形式,全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表述方式。各小组把还没有弄懂的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其他部分汇总,拿到全班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求得对本课课文疑难点的理解。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深思,联想,慢慢地理解和解决疑难。(四)串讲课文1.第一段(1-2自然段)叙述坎儿井的概况。讲述坎儿井的位置及其作用。讲述坎儿井的结构。学习句型:“之所以…是因为…”这个举行表示因果关系,先说结果,然后说原因。例如1)新疆的瓜果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特别天的缘故。2)我们之所以告诉你,是因为我们信任你。2.第二段(3~4自然段)叙述了一个流传在新疆的有坎儿井的故事。天神降服了巨龙,于是出现了火焰山和吐鲁番盆地。天神引来了一条河,河水滋润着大地。巨龙挡住了河水,人们挖坎儿井引水。(五)学生朗读课文可以老师领读,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读,要求发音正确,流利;分小组读或全班齐读。【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熟读课文,达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3.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造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坎儿井》教学设计(第2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