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重点)3.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的能力,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哲理。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培养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的能力,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哲理。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看图猜古诗”的游戏。(出示古诗配图)预设:《望庐山瀑布》、《咏柳》、《清明》。2.走近作者。预设:(1)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3)卢钺: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对这几位诗人词人你还有哪些了解,对他们的作品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诵读吧。3.让我们一起了解文人墨客为各种美好的事物留下的赞歌吧。二、学习生字1.课件集中出示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暮、瑟、缘、降、骚、逊、输。引导学生自读、指读、赛读,读准每一个字音。2.“降”有几个读音?怎样组词语?3.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1)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口+今=吟巧记:莫添一口(暮)孙子走了(逊)(2)形近字辨析。题(提)暮(幕)缘(掾)降(绛)逊(孙)三、整体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自由朗读三首诗。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会古诗特点。1/6(2)借助课后注释或插图理解字词。(3)派代表交流,解决不理解的问题。3.依次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预设: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四、朗读诗歌1.小组之间交流你的朗读成果。(1)读出节奏和韵律;(2)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3)多种方式呈现朗读成果。2.指导朗读。(1)朗读《暮江吟》:找出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景物;根据诗歌内容丰富想象;连成画面。把“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换成“照”字好不好?(2)朗读《题西林壁》:体会诗人是从“横、侧、远、近、高、低”角度观看庐山的。(3)朗读《雪梅》:前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雪花和梅花相互竞争,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雪、梅的诗或词?预设:3.图文结合,熟读成诵。(1)根据诗意,参照插图。(2)熟读课文,练习背诵。4.班级之间朗读古诗,师生共评“朗读之星”。(有感悟、有韵律、有感情、有理解)5.结合朗读,尝试想象三首古诗描绘的画面。6.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2/6预设:理解记忆法、分析记忆法、对仗记忆法……五、学写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暮、吟、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2.学生自主观察每一个生字,遇到识记有困难的生字,提出来,然后和小组同学一同议一议。3.集中交流,学生将小组识记过程中没有解决的生字提出来,师生一同交流。预设:“题”字“是”撇短捺要长;“缘”字“豕”首笔从中点起笔;“输”字右边“俞”要写紧凑,“人”要扁。4.课件出示这几个难写字的动态书写过程,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跟随动画进行书空。5.学生观察田字格中这几个难写字的书写,然后在练习本中练写。6.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动态书写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和交流。六、课后练习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桌之间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暮瑟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