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备考总复习经典考题、例题解析100题一、科学探究及综合1.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试管物质温度时间碘液现象A馒头碎屑+清水37℃3分钟加?B馒头碎屑+唾液37℃1分钟加变蓝C馒头碎屑+唾液37℃2分钟加部分变蓝D馒头碎屑+唾液37℃3分钟加不变蓝(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1.答案:(1)变蓝(2)唾液对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3)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否受时间的影响(4)B2.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试管编号1号2号3号形态等量馒头碎屑碎屑小块清水或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2.答案:(1)唾液的有无(2)牙齿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3.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遵循了1科学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答案:(1)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或“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2)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结果(3)单一变量(4)甲气孔堵塞,水分蒸发不出去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ABCD(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答案:(1)向B装置中的种子提供氧气(2)C装置中的石灰水变浑浊(3)促进整个装置中气体的流动5.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5.答案:(1)胚乳(2)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清水(蒸馏水)(4)移走小烧杯2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A装置图B(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