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游戏王国中的安吉孩子这两年,安吉的门槛快被踏破了。浙江安吉,黄浦江之源,曾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这里,山青水绿,处处风景,是上海、杭州的“后花园”。而在学前教育界,安吉以游戏闻名。安吉幼教人实践的幼儿游戏方案已经深入每个乡镇、每所园所、每户家庭。“安吉游戏”,已经成为安吉学前教育的一个代名词。从2012年开始,国内外慕名而来的幼教工作者不计其数。德国著名幼儿运动学专家、早期儿童教育与发展研究社社长齐默尔教授考察了安吉幼儿园后,称安吉的幼儿园是她见过的世界上最好的幼儿园“安吉是中国的瑞吉欧。”业内权威人士如此概括。不过,安吉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程学琴却有另外的想法:“它不应该成为某种模式,或者被贴上某个标签,我们的初心很简单:把游戏还给儿童。”他们生活在游戏王国2014年11月15日,早上九点,我们一行约70人走进安吉县机关幼儿园。此时,正是孩子们的户外自由游戏活动时间。此刻,手拿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的我们也想验证:安吉的游戏到底怎样?它跟我们常常见到和设计的游戏有何不同?我们也想看看,程学琴花了四年推进的“把游戏还给孩子”到底还得怎么样,到底给了孩子多大的自由和自主。园内,大门口一侧放着几大筐材料,大多是木头、竹块,花台一侧整齐地码放着砖头——砖头也能作为建构游戏的材料!三五个小朋友分工合作,花园的大房子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中,以此为中心将幼儿园分成两大块户外场地。左边顺着道路下去有小树林,树下安放有小帐篷,有孩子抱着小熊钻进钻出;高约3米的竹制屋内搭了梯子,一个小女孩拿着自己的毛绒小玩具上上下下;再往前,同样是木头竹子的天地,不过玩法显然跟搭建不同:孩子们把长条的木块做成斜坡,把石头、小木头块从上面滑下来……我们一行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举着手机、相机猛拍,孩子们则一直专注游戏,不受打扰的样子。顺着中心往右,也是一派欣欣向荣。道旁一个废弃的面包车停着,三五个孩子穿着罩衣,拿着小油漆桶给面包车上色,此时的面包车已经全无本来面貌,被打扮得花花绿绿;同样是小树林,树林里有孩子在玩过家家的游戏,他们用木头、竹片、布、树枝等等,搭好自己的家,用木头代替电话、锅、门、花或者其他他们能想到的一切;再往前,秋千林立,最受孩子喜爱的大概就是大树秋千了,园内的四棵古老的大树被老师们利用起来,钉了钉子,挂了绳子,绳子末端是轮胎,或者木制圆盘;再往前,是一个很开阔的场地,孩子们用架子、板凳、梯子搭成各种可攀爬的造型,再沿着梯子往上爬,爬到约一人高的顶端跳下来。我们这些参观者心里不禁一阵惊讶:这怎么使得,实在危险。更让人惊讶的还在后头。一个圆形沙池里,小朋友们身着连体雨衣、雨靴自由来去,挖沙、筑垒。凑拢一看,原来这沙池是有水的,水管就在沙池一侧的中间,取水方便。有孩子从沙池里起身,走到池子外面的长条凳子上,脱雨衣、雨鞋,穿袜子、鞋子……老师在边上看着,见不需帮助便折回沙池里继续观察其他的孩子。圆形沙池里,小朋友们正身着连体雨衣、雨靴自由来去,挖沙、筑垒如我们这些参观者一般,老师们也拿着手机一直拍照或录影,几乎不见有老师去指导孩子的工作。每个游戏场地的边上,孩子们的水杯并排放着,想喝就喝,不见有人提醒。大约10点半,有音量不大的铃声响起,沉浸在游戏中的小朋友们结束游戏,迅速开始收拾归类的工作。很快,刚才成型的娃娃家、涂鸦墙、大型城堡、攀爬架,一个个被拆散,擦干净。沙池里的各种家什,水管、水壶、竹筒等等,分门别类放好。在众多材料收拾中,最困难的要数攀爬架的整理了。长三米多的一块块板子,成人拿着都不容易,这些大班的小孩子却要自己收拾。在现场,一个小女孩固执地要自己收拾那块又长又大的板子,她先是横着拿,但很快就挡住了其他正在收拾的小朋友。老师走过去,问,要帮忙吗?她摇摇头,不要。但是会挡着别人啊,她想了想,把板子换了一个方向,连拖带拽到了操场一头的墙根处。大约20分钟,刚才还遍地玩具材料的操场,顿时变得干干净净。大人们,请把游戏还给孩子我们很感慨,孩子们何以有如此强的游戏能力,何以收拾得如此迅速,何以如此独立自主?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