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接触(zhù)毅力(yì)彷徨(pánɡ)B.埋没(mò)儒家(rǔ)凳子(dènɡ)C.华裔(yì)领悟(wù)肇事(zhào)D.朱熹(xǐ)探测(cè)诚意(chénɡ)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试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B.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C.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裁种竹子。D.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3.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新的知识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2)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3)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A.只能不是支配袖手旁观B.不仅而且支配漠不关心C.如果那么控制袖手旁观D.只能不是控制漠不关心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B.我们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C.2014年,芜湖海事局以“三化建设”为主线,实施“三个行动”,打造一帆风顺平安皖江。D.我家的相册中,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C.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D.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练能力】一、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1~4题。路未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①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心情时,何不停下脚步,给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或许换种方法,或许换种角度,或许换条路来走事情便会简单了许多,“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等候灵魂跟上来”,据说这是印第安人的一句名言。②只是不要让自己一直陷在痛苦的深渊中,生命中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③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放手并不代表你的失败,放手只是让你再找条更美好的路走!④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地放弃!当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放弃已经是最好的诠释,也就是一种最好的幸福。放弃了恨,留下的就是爱,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华丽的背影,让心灵的负荷轻松而灵动,心中留下的应该是那种淡然,当时间静悄悄地滑过,那样一种感觉,已经随着时间而慢慢走远,心中唯存一种叫爱的东西。⑤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放手并不代表你的失败,放手只是让你再找条更美好的路走!⑥日休禅师曾经说过: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只有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⑦执着是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苦楚,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得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放弃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放弃,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⑧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中,得与失,也发生在一念之间。到底要得到什么?到底要失去什么?见仁见智。人生苦短,我们只是世界的一个匆匆过客,其实在这个看似短暂的人生之旅中,得点儿,失点儿,又何妨呢?得不到和已经失去固然珍贵,但这并不是最珍贵的,人间最珍贵的应该是把握好现在你手中的幸福,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和事!⑨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实,人应该随着时间调整自己的生命点。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了绿色,却得到了丰硕的金秋。失去了太阳,却换来了繁星满天。(来源于《好读者吧——读者文摘》2014年1月8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①段引用印第安人的名言有什么作用?3.第⑧段加点的词“这”在文中指代什么?4.学习了本文后,你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得与失”?二、综合运用5.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培养。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学校准备在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