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10、钦差大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形象2、分析喜剧的各种手法教学过程一、按第一课时分配好的角色进行朗读部分学生在课室中间分角色朗读二、合作交流,揣摩人物形象1、找出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的特点2、教师示范讲一个人物剥掉火漆的时候,血管里像火烧一样,把信一拆开,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打哆嗦,眼前一阵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这几个形容词传神地表现出邮政局长假公济私,私拆他人信件时的害怕)(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夸张是一切文艺形式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但在讽刺文学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果戈理运用夸张的手法,抓住邮政局长私自拆开“钦差大臣”的信件时紧张害怕这一主要特征,作为人物心理和行为描写的基础,集中笔墨对它加以描绘,形成夸张的形象,来揭示其隐藏的邮政局长滥用职权、私自拆开他人信件、工作玩忽职守的本质。3、学生找出原文并从描写方法及语句去揣摩人物形象我怎么晕了头?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都被我骗过;就连那些一手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逃不过我的手掌心,吃过我的亏,上过我的圈套;我骗过三个省长!……省长算什么!(挥手)省长用不着说……喜剧的讽刺性体现在果戈理在创作这一戏剧情节时没有直截了当地去揭示市长腐败的罪行,而是让市长通过自己的嘴巴把自己做的坏事娓娓道来,表面上看,市长好像是在吹嘘自己平时有多么聪明,不容易被骗,实质上他的话在向人们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市长平时不理国政,专门营私舞弊,鱼肉人民,是一个极端昏庸腐朽、俗不可耐、令人厌恶的官吏。作者通过市长的言行,深刻地揭示了这种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分析喜剧的写作手法1.漫画式的人物形象讽刺喜剧在塑造人物时常常用漫画式的方式将人性的弱点加以放大,《钦差大臣》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尤其是对市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更是突出,其次是邮政局长,再次是假钦差。2.辛辣的讽刺与幽默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是讽刺喜剧的语言特色,是一切喜剧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钦差大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部戏的讽刺效果不是靠卖弄文字或故作高深而达到的,语言看似平常,但安在了特定的人物的身上,在人物的碰撞之中,立即就显出了讽刺的效果。3.结构精巧的剧情设计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前面的剧情,甚至只看课文部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部喜剧在剧情的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假钦差得意洋洋地走了,他留下的信不但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把那些被他骗过的官员们一一臭骂和挖苦了一番,更高明的是作者让这些官员自己念骗子骂他们的话,让他们当众陷于尴尬之中。四、小结本课的写作特点1、语言风格——辛辣、幽默2、人物形象——漫画式(放大弱点)3、剧情设计——结构精巧(官场群丑自曝其丑)五.布置作业假设真钦差到了,这些人又会有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