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22页例8及相应的练习。【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的意义后教学的例8从测量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教学每个体积单位时,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有关体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此外,在学生认识立方厘米后,还呈现了两个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体积,既让学生初步体会体积单位在体积计量中的应用,又为学习长方体体积公式做了必要的铺垫。教材最后还沟通了刚认识的体积单位与已学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联系。通过练一练,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有关体积单位的感知。【教学目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使学生联系具体问题情境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以及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毫升)、1立方分米(升)、1立方米实际大小的表象。知道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初步体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类比和阅读等学习活动,初步获得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启发数学思考,进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同意与人沟通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毫升)、1立方分米(升)、1立方米。【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单位体积观念。【教、学具准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准备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若干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1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等。学生:每人准备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若干个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1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活需求1、复习引入。课件呈现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通过三次面积比较,唤醒计量物体和图形的面积大小需要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小方格”的认知。师: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规定这些小方格的吗?边长为1厘米、1分米和1米的正方形。复习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感知计量需要用统一的计量单位,从平面图形过渡到将要学习的立体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形,为下面学习体积单位作了铺垫。]2、激活需求。(1)出示例8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提问:老师这儿有两个图形,看看哪个的体积大?学生沟通后追问:通过观察,你们能断定它们的体积大小吗?那我们能不能联系以前的学习经验想个办法来解决呢?先自己想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沟通。引导得出:把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小方块”——正方体,就能比出大小。(2)课件演示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割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让学生通过数方块的办法,比较体积大小。(3)师:前面我们测量的是一个面,需要与之相应的图形——正方形来做单位。现在我们需要测量的是一个立体图形,需要与之相应的正方体来做单位。计算或测量物体积的大小,需要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们统一了这些正方体的标准,就像我们统一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来计量物风光积一样,我们统一使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来计量物体的体积。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这几个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二、操作探究,建立表象1、认识1立方厘米。(1)学生从塑料袋里拿一个小正方体,测量一下棱长,有什么发现?指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2)引导学生(用手指头)比划感受1立方厘米的大小。(3)比较面和体。师:就在这个手指上我们曾经还找到过1平方厘米,它在哪?(指甲的面)追问:现在我们找到的1立方厘米在哪?(手指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再问:有什么不一样?(4)举例:找找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反馈:骰子、一节手指头等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想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立方厘米有多大。(5)比较:下面哪些物品的体积比1立方厘米小?哪些比1立方厘米大?(练习三第8—1题)师:下面哪些物品的体积和你头脑里的1立方厘米比一比,哪些比1立方厘米小?哪些比1立方厘米大?(6)下面两个长方体都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体积各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