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聪慧是什么》教案《聪慧是什么》教案1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聪慧是什么》。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美国教育家随意指定三个中国孩子做一个游戏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聪慧的人不仅智力发达,还要有爱心、忘我、无畏、团结合作的品行。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新偏旁“羊”。三、教学难点:1、通过读课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体会三个小孩忘我、无畏的品质,认识合作的重要性。2、会写10个生字。四、教学过程:(一)题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聪慧是什么》。2、指导读课题,齐读课题3、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聪慧”这个词,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谁聪慧?为什么说他(她)聪慧呢?生答:(自由答,各抒己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师: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聪慧”除了一个人的智商高以外,还有什么含义呢?(二)反复读课文,对“聪慧”这个词进一步理解含义。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带拼音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注意长勾子的读法,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给予正音,看准听得认真、认真。(4)通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回答思考题,回答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2、美国教育家让这三个孩子做什么游戏呢?在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回答板书:(干井→冒水→逃命→7秒→否则淹死)3、听了美国教育家话这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1)自由读第5自然段,指名说说孩子们是怎么做的,美国教育家的表情怎样?板书(最小的上来→7岁的上来→的上来)他们全部逃生过程用了多长时间,达到要求了吗?(2)指导朗读该孩子们的动作时你认为用什么语气来读?(要又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又快)为什么?(因为逃生的时间只有7秒钟)。4、美国教育家看到这三个中国小朋友只用了5秒钟,按他的游戏规则脱离了危险,他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后来他知道这三位小朋友只用5秒钟就脱离危险的原因了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6自然段,思考:7岁和10岁这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根据回答板书(他小我要让着他;最后离开,宁可……也不……)。听了孩子的回答美国教育家表情有什么变化?(涌出泪水)。5、齐读最后一段,问:这三个孩子仅仅是聪慧吗?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生答、板书(无畏、关爱、忘我、团结合作)(三)尝试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把学生每4人分一组,用瓶子、丝绳、小球进行表演,可以根据书中内容,还可以想象,注意美国教育家神态的变化要突出。五、总结通过学习课文以及实际表演,你对“聪慧”这个词具有智商高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呢?(指名回答)。板书:聪慧是什么美国教育家,表情(神奇)(惊呆)(流泪)人物最小的:先上来无畏七岁的:第二个出来关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个中国小朋友十岁的:最后上来(我,我最后忘我离开,宁可……也……5秒)团结合作。《聪慧是什么》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读文,引导学生懂得聪慧的内涵,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演示,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教学重点:通过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三个小孩儿忘我、无畏的品质。教学难点:通过演示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词卡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一)启发谈话:你认为聪慧是什么?(二)引导介绍:课文中三个中国小朋友用自已的行动和语言向我们诠释了聪慧的另一些含义。(三)出示课题:《聪慧是什么》。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一)沟通朗读方法。(二)组织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检查反馈,识记生字三、学习课文,理解品味。(一)学习第五自然段1、提问:哪个自然段是孩子们用行动证明自已聪慧的?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3、课件演示:三个孩子拉球的全过程。4、理解感知。(二)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提问:三个孩子面对竞赛从容不迫,为什么他们的脸上还会露出一丝紧张、惶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