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之后,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觉得应该向坚持不懈的乌龟学习。今天,他们准备再比一次,乌龟要围着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兔子要围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周。但是,比赛还没开始,他俩就嚷了起来,乌龟说:我跑的路多,兔子说:不对,是我跑的路多。大家猜一猜,到底谁跑的路多一些?光靠猜想说服不了他们,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我们先来观察一下他们经过的路线(课件演示)。你发现了什么?要看谁跑的路多,就是要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要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自主探究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出示导学提纲:(指名读导学提纲)1、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并指出数学课本的周长。2、量一量课前自己剪出的正方形纸片,并指出该正方形纸片的周长。3、想想长方形的周长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写出来,比较哪种方法更简便长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周长=5、围绕导学提纲,学生活动,师巡视,个别指导。四、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长方形的周长1、师:这个长方形(课件显示)代表小乌龟的跑道,谁来指出这个图形的周长。怎样就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先量再算)师:孩子们,昨天我们学过了周长,现在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周长?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2、通过我们实地测量得出了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4米(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周长呢?小组讨论一下,并记录下你们小组的算法。3、汇报交流。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并说说你用什么办法来计算的。生1:我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的加起来,就得到了它的周长。方法: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即6+4+6+4=20(米)。生2:我把图片放在我事先做好的方格纸上,因为一个小方格是1米,数一数长方形四周一共占了几个方格,就知道它的周长了。生3:我是先算长加宽的和,也就是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因为有两组相等的邻边,所以再乘2,即(6+4)×2=20(米)。4、教师追问:长+宽×2这样写行吗?为什么?(不行)5、说说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中你喜欢哪种?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第③种方法无论是书写还是计算都比较方便。6、小结,质疑。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在实际练习时,要根据具体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长方形的长和宽)(二)正方形的周长1、师:我们已经求出乌龟跑道的长度,而且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对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也掌握得很好。2、师:这个正方形(课件显示)是兔子的跑道,谁来指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要想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数据?(边长)兔子已经量出了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你会算它的周长吗?怎么算?【设计意图】: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己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使他们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体验。这样的安排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边长×4得到正方形的周长,即5×4=20(米)。3、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的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边长×4,想一想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用到什么?(使学生知道,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它们的边长。)4、师:从刚才的计算当中,我们发现乌龟和兔子的跑道怎样?生:他们的跑道一样长。这时乌龟和兔子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开始了新的比赛。五、巩固应用,深化理解课件出示下列各题:1.基本练习:教材第85页“做一做”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专项练习:(1)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米。A、5×4B、5×2C、(5+5)×2(2)用一根长20分米的木条,制作一个正方形镜框,镜框的边长是()分米。A、不能确定B、20×4C、20÷43、妈妈买来一块正方形台布,边长是8分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