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第一课时)脱式计算教学目标:1.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掌握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对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进行脱式计算。3.能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的过程中概括新知。4.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脱式计算书写格式和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叫做脱式计算。师:请孩子们在学习卡上把第1题完成吧!生:自己在作业本上列出算式并解答。师巡视。师:孩子们告诉我,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呀?生:68人。师:虽然大家结论一样,但老师在巡查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有不同的做法哟!(出示分步计算)有同学这样做的,(出示综合算式)有同学这样做的。这两种列式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一个是分步算式,一个是综合算式。生:他们都是先算的54减24等于30,再算的30加38等于68。(孩子想不到时,教师提醒计算顺序)师:说得真不错,孩子们看准了它们的特征。二、新知学习(一)脱式计算格式师:老师把这个问题拿给大哥哥大姐姐时,他们也是列的综合算式,但却是这样算的。(出示54-24+38的脱式计算)师:孩子们瞧瞧,他们的做法跟你们的做法相比,又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呢?生:计算结果相同。我们是直接得出答案,大哥哥大姐姐把54减24的得数30写了出来,再用30加38等于68。(动画展示54-24=30的标记)师:他们把这一步写出来了有什么好处?生:不容易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搞忘,能让我们算得更准确。师:既然有这样的好处,那我们也来学习他们的算法。(板书课题:脱式计算,生会随着教师板书细声念标题)师: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大哥哥大姐姐们写的方法,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生1:等号写在下面两排,两个等号要对齐,等号对齐在算式下方的前面一点。师:恩,格式上要注意对齐了!咱们再看仔细一点,除了等号对齐,还有什么要对齐?生:还有数字对齐(PPT出示虚线)。师:瞧,在老师划线的位置,咱们找到了两个对齐:左边等号对齐,右边数字对齐。除了格式上需要这两个对齐,它的计算还有需要注意的吗?生2:第一步计算54减24等于30写在第二排,没计算的+38抄写下来。再计算30加38写在第三排。师:噢,分两步计算。第一步的计算54减24等于30写在第二排,这个暂时没计算的+38要按顺序抄写下来。谁能理解符老师说的“按顺序抄写下来”?生:38本来在后面,抄写下来也要抄写在30的后面。师:对了,就是这个意思。第一步我们要做两件事,计算和按顺序抄写。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步计算,把结果写在第三排。那这横式后面还要不要写出得数呢?生:不要。师:现在根据孩子们的热心提示,咱们把脱式计算的要领梳理一下。格式方面需要两个对齐,等号对齐和数字对齐。计算方面分两步计算分别写在第二排和第三排,第一步计算时特别注意这个暂时没计算的要按顺序抄写下来。计算完成后结果写在第三排就可以了,横式后面不要再写答案了。孩子们,你们会脱式计算了吗?生:会。师:(黑板上书写54-24+38,把PPT中脱式计算遮住)写好算式了,我们一起来书写一遍。生:下面写等号。师:下面哪里写等号?生:下面前面一点(教师书写过于靠前的位置)下面第二排数字前面书写等号。生:不是,再往后一点,刚好在数字前面。师:(书写正确的位置)这样吗?生:是的,然后写30。师:(书写30)30是怎么来的?生:54-24来的。师:(划横线标记,书写30)对准上面是数字。然后?生:加38。师:(书写+38)对了,这个没有计算的“+38”可别忘了。生:再在下面写“=”,对齐上面的等号,结果是68。(师书写)师:现在还要不要在算式后面写“=68”呢?生:不要。已经完了。师:是的,已经完成脱式计算了。符老师不得不说,你们注意到了每一个细节。孩子们看学习卡上第2题,我相信你们肯定没有问题了!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了综合算式并计算了出来,现在请你把它改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吧!(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取一份学生作业展台展示)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的作业,你跟他做得一样吗?生:一样。师:老师有个问题,(指着第3小题)这儿有两个11,到底哪一个才是上面这个11呢?生:后面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