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2.学习作者写人记事的方法.3.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描写五壮士痛阡敌人、英勇跳崖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写人记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字词,还给课文分成了五段,分别是:①临危受命②诱敌上山③选择绝路④顶峰歼敌⑤英勇跳崖。(课前准备好板书。学生齐读)2.师:上节课我们还学习课文的1、2、3自然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五段课文,继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本色.二、赏读课文,习言悟法1.读中悟情出示句子1“班长马宝玉抢前一步,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到:“同志们,用石头砸!”①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这句。指名读→师指导读→个别读、齐读②出示句子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③指名读→师指导读→个别读、齐读【此过程重在指导朗读、品味。1.品味语言:抢、举、喊,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情感在读中一点点的感悟熏染。2.品味感情:五位壮士一心想消灭敌人,对敌人充满了仇恨,这些都会让学生融入在真情投入到朗读中。】2.读中悟法师:在弹尽枪绝的情况下,五位壮士,用石头做武器与敌人血战到底,这一部分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什么?出示学习要求:用心轻声读或默读第4、5节,作者描写顶峰歼敌的场面非常感人,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1)自主学习(2)小组交流(3)展示汇报(4)欣赏评析3.师补充。(二)研读英勇跳崖1.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7—10自然段。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作者具体抓住五壮士的什么来写?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代表说(英勇壮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2.师补充:课件出示:“屹立”图片。A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第7自然段1、2句;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向远处看。)B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引导理解“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你看到了什么?仅是脸上在笑吗?(不仅脸上在笑,心里也在笑。)3.小结。(暗淡了道光剑影,远去了炮火轰鸣,眼前闪烁着一个个鲜活的画面,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士的崇敬,再次深情地呼唤他们的名字吧。出示课件。英雄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那伟大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让英雄永远记在我们心中。(三)感悟写法1、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更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2、通过本文的学习,抗日英雄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作者是怎样把这个故事讲的如此生动的呢?回忆一下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情;重点描写和场面描写结合等)三、熟读课文,积累运用1.熟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6-9自然段。四、拓展延伸,读写练习摘抄描写英雄的成语,看谁写得多。板书设计:22、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引上绝路跳下悬崖诱敌上山接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