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欢乐的泼水节学情分析: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所以搜集一些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3、简介泼水节。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二、范读课文。三、初读指导1、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4、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5)谁能谈谈,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四、学习生字1、看卡片书空生字。2、观察字形和位置。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4、写习字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