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为之动容过的诸位,一定不会忘记,威廉华莱士在临死前的那声“Freedom”。这呐喊所引起的震撼,配合着背景音乐,经久不息,直到影片的尾声。不想和人争辩,这和以前我们影片中先烈就义前的“打倒……!”、“……万岁!”有什么区别。我要说的,可不是现在。等我说完以下的话,你们会知道我的观点。影片中有许多小细节,让我思索了很久,甚至,那些细节给我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影片高潮“自由!”让我们再来回顾一遍,看看历史的长河,如何造就英雄,你会从自己身边发现,生活中一直存在着他们的影子。一、童年的继承华莱士并不是天生禀赋异人的英雄,充其量是个平民的后代,虽然他的父亲曾经领导了一次小小的抗争,可比起他后来的作为,有许多的不成熟、不成功的因素。他的父亲是那时平民的代表,他的起义,动力不在于自身阶层对自由的认识和评价。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本着对阴谋者的痛恨以及忠诚于领主国家的信念反抗,甚至都没有战胜对手的意图,他只是要让那个暴君知道,平民也有斗争的勇气。英格兰王长脚为了扩张吞并苏格兰领土的野心,布下圈套暗杀了所有参加议和的苏格兰贵族,年幼的仆从也未能幸免。童年华莱士被那张扭转的苍白面容惊吓,而后又想随父亲一同出征,这不是因为他具有超出同龄的勇气,而是因为对死亡的概念,他还没有更深入的理解,直到他看见父亲和兄长的尸体,还有淋漓的血。他在父亲的坟前忧郁,年幼的莫伦在众人离去时奔回来,给了他一朵蓟花。这时,华莱士流泪了。他终于知道了死是什么,那是意味着失去熟悉的亲切,不再拥有温情。影片中,他的叔父端起他的下巴,说了一句:“你真象你的母亲。”这句话的意思并不象字面上那么简单,仅仅是对他容貌的感叹,仅仅是对陡感孤独和恐惧的华莱士表白:我们是一家,你身边仍然有可依靠的亲人。那是对当时华莱士的注解:他本有一颗感伤而柔弱的心。他的叔父是个智者,他比死去的兄弟更理解抗争的目的和意义。他要华莱士学习拉丁语,告诉华莱士,在学会用武器前,必须先学会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拉丁语理解上帝的所在,真理才赋人予自由。幼小的华莱士当然还不能彻底懂得这些,他还不断沉浸在对故土的留恋和失去亲人的哀伤里。他在梦中和父亲对话,父亲对他说:“心是无法禁锢的,拿出勇气去追求!”这无疑是对生命意义的最早启蒙。华莱士的叔父带着他游历欧洲,只有在他长大成熟以后,才真正从两个先人身上继承了宝贵的遗产:理智和勇气,从此伴随他寻找生命的自由。二、生活的热望华莱士从国外归来了,回到故乡,他就热切地亲吻久别的气息。与老友重逢砥砺的喜悦和参加他人载歌载舞的婚礼,让他都没有意识到,在他国统治下的短暂美景,从来也不可能摆脱蹂躏的阴影。长脚发明的初夜权,意在吸引本国贵族安心在苏格兰的土地上驻扎开拓。可这种剥夺了人道的特权,无疑使得平民受到了更深重的压迫。白皙的新娘没来得及投入丈夫的怀抱,就被赶来的英贵族制止了。新郎本在愤怒中意图反抗,马上就受到了利剑架颈的胁迫。新娘在内心天平上选择了他的生命,那拂开刀剑的手,那耳边的轻语,终于让爱人在武力的淫威下,不得不忍受被人夺走心爱的痛苦绞割。这种时候,个人的愤怒和反抗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华莱士是个逃避者。他只想做个老老实实的人,过普普通通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环境,他还是希望能够凭借一点小聪明,抓住那法律的漏洞,和心上人继续游离现实的残忍。深林里,他和莫伦秘密结婚了,牧师祝祷证婚后,这对男女就着月光与涟漪偷尝“禁果”,华莱士成了一个男人。梦境终究会结束,不管曾经如何甜美醉人。三、义务和责任英军的跋扈在众人企求和平的忍耐下激增,连还没有足够地位和资格享受初夜权的那个英格兰老兵都觉得,自己对于苏格兰人当然可以为所欲为。别人并不知道,莫伦和华莱士的真实关系,但是那家伙就在光天化日下调戏莫伦,不在乎嘴里说的话和他的举动配合是多么无耻─“你让我想起了家里的女儿。”他兽性大发时,已经顾不到身边苏格兰人如何众多,甚至听不到自己同伴的劝阻。是什么让他有那么大的胆量?──想通过亡国生涯发展社会实力的人,你替我思考吧。因为反抗污辱,莫伦被杀害了。华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