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1.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纤维素与淀粉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组成两者的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因而使两者的形态完全不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分子按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按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人类以淀粉为主要能量来源,但完全不能消化纤维素,而反刍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则主要以纤维素为能量来源。这是因为,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可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内切酶作用于无定型的纤维素区域,使纤维素断裂成片段;外切酶又叫纤维二糖水解酶,它可以作用于纤维素的结晶区或小片段纤维素,从糖链末端开始切掉两个葡萄糖分子,产生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则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本课题中我们给出了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纤维素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高三生物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知识点大全(二)最新试题1.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①环节所需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大多分布在______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____为唯—碳源,并加入______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______的菌落。(2)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__________(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可以通过对________进行定量测定来验证。(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_____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⑤环节要注意_______,④所示的操作过程要注意避免__________。2.某同学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了以下操作:第一步:土壤取样。用小铁铲和普通信封将士取回,然后倒入一烧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塞好棉塞。第二步:制备培养基。第三步:菌悬液涂布平板。用接种环取少量土壤稀释溶液在以上培养基表层涂布。第四步:培养观察。把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到35℃的恒温箱中培养1d~2d,观察并记录菌落的生长情况。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完成下列题目:(1)找出该同学明显的操作错误。(2)要想增加该实验的说服力,还应该怎么做?3.刚果红能与下列哪种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A.葡萄糖B.纤维二糖C.麦芽糖D.纤维素4.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先分解为纤维二糖再分解为葡萄糖B.纤维素酶含有C、H、O、N等化学元素C.用纤维素酶处理玉米根尖成熟区细胞后,将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5.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6.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碳源为()A.CMC-NaB.木聚糖C.纤维素D.裂解酶7.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A.加富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基础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8.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①土壤取样②梯度稀释③选择培养④涂布培养⑤筛选菌株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④②③⑤9.装有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应固定在()A.桌子上B.温箱里C.窗台上D.摇床上10.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