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检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B.隔离就有新物种形成C.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D.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与其他类群生物有生殖隔离的生物类群【解析】本题考查物种的概念。一个物种包括很多种群;生殖隔离形成时,才有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形成时,不一定有地理隔离。【答案】D2.(2013·常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骡是一个物种B.骡是不育的,说明马和驴之间存在地理隔离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存在地理隔离,必然会形成生殖隔离【解析】骡是不可育的,不是一个物种,说明马和驴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存在地理隔离未必形成生殖隔离,但没有隔离一定不会形成新物种。【答案】C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抗药性强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生存下来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将基因传给后代,D项正确;通过人工培育获得的新物种也能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二者的方向不一定相同;C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答案】D4.(2013·海淀高一期末)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解析】现代进化理论对群岛上各种地雀的进化过程的正确解释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建立生殖隔离而形成的。那些原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因分布在不同群岛上(地理隔离)而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每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而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基因库会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二者是一致的,而不必要再继续进化。【答案】B5.(2012·渭南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解析】隔离是指不同物种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自由交配的现象,其中的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即存在着基因差异。【答案】B6.(2013·西城高一期末)自然状态下,若一个种群中某一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最可能是()A.这种性状对环境具有更大的适应性B.这种性状的变异是由种群所处的环境改变引起的C.控制这种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D.这个种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控制该变异性状的基因【解析】种群中生物原来就存在着变异,环境只对变异起选择作用,自然选择淘汰了具有不利性状的个体,保留了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所以适应环境的变异性状的频率增加。实质是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频率发生定向变化,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A7.在某一地区,生物学家发现两个形态特征相近,而鸣叫声不同的青蛙种群。生物学家将这两个类型的青蛙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取得受精卵,发现绝大多数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原肠胚时期死亡。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类型的青蛙()A.存在地理隔离B.存在生殖隔离C.属于同一物种D.存在亲缘关系【解析】当两个种群不能进行交配,或者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可育时,说明这两个种群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本题中通过人工授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