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中国人物绘画中的“线”》重庆第二十三中学校范炜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水墨人物绘画艺术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线造型的表现技法;了解中国人物画中线的运用的艺术特点,她的轻重、缓急、顿挫、夸张对主体形象造型表现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过线的分析,是我们欣赏一幅美术作品的有效手段之一。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绘画中线的运用、处理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通过赏析,使学生了解画家凭借线条表现精神,传达主观的情感,从而启发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使学生懂得美术作品中线的运用的重要性,懂得在自己的绘画中可以借助线条进行情感表达,丰富自己的造型手段。教学重点:了解线在中国绘画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和韵律美。欣赏探究中国画家对线的精妙的运用,学习他们用丰富的线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形态的线产生不同感觉和艺术效果,学会用线的多种表现技法表达思想情感,丰富自己的造型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关于“线”的话题:1、教师播放一首曲子《梁祝》,其旋律优美、回味悠长的曲子,旋律中有轻柔、有力量、有急促、有绵长……。在播放的过程中,请学生闭上眼睛,用手在空中随着旋律划出节拍。2、刚才我们划出的节拍,其实就形成了一条一条的线状,请学生将刚才划出的线,在纸上边描绘出来,就像画心电图一样。3、绘画完成后,请学生分析一下为什么线会出现变化,是什么决定了你的线的变化。你们刚才所描绘的线条反映出的是什么旋律,或者说这段旋律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分析音乐旋律与美术线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而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我们对不同情感的理解。二、关于课题“线”的谈话:1、根据学生平时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了解,提出问题: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得出结论:李白的性格特征:自然、乐观、豪放和洒脱不羈,嗜酒成性,一生都不会刻意逢迎、不事权贵。2、根据你对李白的理解,如果用线造型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描绘,结合第一个话题线条对表现情感的关系,你会用到哪些线条来进行表现?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在纸上进行初步尝试及探索。3、在绘画作品中,由于有了视觉上的直观印象,所以线的情感表达就更加丰富了。教师出示南宋画家梁楷作品《太白行呤图》作分析,分析画家用到了哪些表现线条,并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共同体会线对李白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及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流露。小结:“以形写神是中国绘画表现的最高原则,形和神是辨证统一的。形是客观物象,神是反映在物象上的精神、情感、生命力。没有形则神不现,没有神则形死。形是展现于画面的,神是从画面形象中感知的。二者统一于画面,显现于线条。线担负了写形和传神的任务,所以线的表现力关系到形象的确立和精神的传达。三、加深学生中国画中线的理解,情境练习。1、教师播放一段新疆音乐,如果要表现一幅正在翩翩起舞的新疆少女,应该怎样表现,教师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新疆舞的特点:活泼热情奔放,身姿向上挺拔,神情高傲妩媚,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灵活多变的舞蹈动作,敏捷迅速的脚上功夫,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总的特点:轻盈、欢快、节奏强烈、富有动感)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黄胄先生的《新疆舞曲》引导分析。2、接下来,教师再播放一段朝鲜族音乐,如果要表现一幅正在翩翩起舞的朝鲜族少女,应该怎样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朝鲜舞的特点:朝鲜族人民十分喜爱白鹤,喜爱它洁白的颜色和轻盈静美的姿态,把白鹤看成是吉祥纯洁的象征,在舞蹈中讲究“鹤步柳手”,即模仿鹤的步态起舞,并在“鹤步柳手”的步态中,又以动静结合为特点的即以内在之动,带动外在之动,动中有线,而静时线未断,动起来松弛自如,潇洒流畅,静下来婀娜多姿,仪态万方,有如花朵含苞待放,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