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VIP免费

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_第1页
1/14
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_第2页
2/14
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_第3页
3/14
必修二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说课石嘴山市三中:李尚武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6节内容,本节内容的实验探究为下节内容的理论探究奠定了一个实践认识基础,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前后两节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教版教科书本节安排探究实验采用了“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变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现了对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超越。这是教材中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一节实验探究课,通过以前这一类探究实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及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平衡摩擦力的必要性及基本方法学生也已了解,另外,这一节牵涉到变力做功问题,这又是一个思维台阶,应通过启发学生理解感悟将橡皮筋做功倍增代替求具体功数值的巧妙之处。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过程与方法:经历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学习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过程和所用方法:2、用图像分析处理数据,难点1、探究思路的形成及实验条件的控制;2、图像法分析处理数据。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上述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采用的教法和学法是:通过启发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通过多媒体辅助,使学生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论的把握与理解。通过对课本阅读和思考了解实验探究的内容、实验方法和技巧,通过分组实验获得橡皮筋对小车的功和小车获得的速度对应的数据;通过试探性的作图找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设计实验、操作、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铁钉等橡皮筋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木板铁钉实验改进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一:实验结果发现,小车总是偏向运动,甚至会撞上钉子,反复调试钩挂点,偏向有所减小,但偶尔还会增加,系统稳定性较差,同时增加了纸带和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课堂上学生很难完成实验。原因:1、斜面板不够平整,小车轮子轴承留有间隙(间隙缩小但摩擦增加),前后轮轴不能严格的平行,小车运动时会左右摆动。2、互成角度的两个力拉小车时,相对于斜面板中线不能完全的对称,出现偏拉。改进:1、将斜面板更换为力学轨道,由于轨道较长,小车在轨道上运动平稳,控制方便,偏向力较小,小车几乎不受影响。2、不足之处;两侧无橡皮筋挂钩,解决的方法是考虑不用两个方向上的力拉小车,用课本上的思想方法做一个简化,用单个力或同向共点力来取代互成角度的二力,同时解决了前边出现偏拉的问题。二: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是存在的问题。1、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不清楚给处理数据带来的很大的误差;2、从所打的纸带来计算小车获得的速度,必须选择小车匀速阶段所打的点,学生操作起来有困难。3、计算量大,不便于形成本节课的实验结论。改进:采用光电门传感器测速度,(尽可能用较窄的遮光片)第二部分实验介绍实验器材教学反思优点:改进后装置,实验简单,操作方便,学生分组实验可单独完成实验,用电脑处理数据方便准确,教学效果良好。缺点:改进后的装置对学校的硬件要求较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探究动能变化跟功的关-(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