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加法的口算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教学突破: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口述算理算法。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等。教法学法: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复习旧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班谁的反应快,说的对,大家准备好了吗?幻灯片出示口算题:20+20=20+7=30+50=60+30=8+30=40+5=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老师在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指名回答若学生说不出来,及时引导:以20+20为例,20就是2个十,那么20+20就是2个十加2个十等于4个十,也就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以20+7为例,20就是2个十,7就是7个1,那么20+7就是2个十、7个1和在一起,就是27,即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过渡:大家不仅口算能力强,而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希望大家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大脑能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幻灯片出示情境图,一年级班举行书法比赛,同学们都在忙着认真的准备自己的书法作品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来说说左边的小林同学给大家带来得一条数学信息?生答“我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两个字。”生答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怎样列式?生答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就是把小林写完的和要写的字的个数合起来,列式是25+2。(师板书列式:25+2=)出示另一条数学信息:小红“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这条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生答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怎样列式?生答求小林和小红一共写了多少个字,就是把小林已经写好的和小红已经写好的字的个数合起来,列式是25+20。(师板书列式:25+20=)(二)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1、两位数加一位数(1)布置活动任务:“25+2”的结果是多少呢?该怎么算?请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完之后请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开始吧!(同学们活动交流)(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交流展示:(预设)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25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27根小棒)②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25,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7个一,结果是27)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25分成20和5,先算5+2=7,再算20+7=27)④从25往上数2个,等于27。(3)引导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2(幻灯片演示)然后再算20+7(幻灯片演示)。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最厉害最棒的朋友小棒再来帮帮我们、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先算7+2。课件演示操作(边操作边说:有25根小棒,先摆2个十和5个一,加2就是再摆2个一也就是两根。先把5根和2根合起来一共是7根,7根再和20根合起来一共是27根。)(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多请几位同学“重复说说”)(板书过程)(5)重复、强化出示35+8的小棒图,列算式,摆小棒,说过程,说算法。(6)脱离小棒理解算法试一试计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