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教学设计大渡口区钢花小学数学教研组殷皎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正确把握估算的理由思路。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多媒体课件幻灯片。一、复习旧知识1、出示口算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两道题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好,先来看第一题,请看大屏幕。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这些都是我们学习过的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看来同学们的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这些题都难不倒同学们,不过下面的题可就不一样了,请看第二题——2、出示近数题:师:说出下面各数分别接近哪些整十或整百数。看了题目,题目要求我们怎么做呀?(把两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把三位数看成接近它的整百)会做吗?(全班一起回答)师:嗯,还真有两下子,但光会算算式子还不行,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才有意思呢!你们有这种本事吗?(有)二、创设情境,感受估算1、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师: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并于2008年9月28日成功着陆,现在航空航天展览馆对外开放,吸引了一匹又一匹的游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你们看谁来了,(出示三一班图片)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共29人参观,展览馆的门票每张8元,29个同学参观,老师带250元够吗?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认真思考,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带250元够吗?”是什么意思?够干什么?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师:那你们是怎么算的?独立的算一算。29×8=232232<250师:同学们不仅会列出算式,还明白为什么这样算,你们真是会动脑筋的好孩子。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求出精确数据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有时我们为了方便计算,节省时间,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了,那这个大约数怎么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算出29个同学要花多少钱买票,也就是29×8,因为29接近30,我们可以把29估大一些,看成30,8×30﹦240,所以29×8的积比较接近240。29×8≈240,(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板书计算过程)师: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像这样的乘法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补充板书)估算师:29×8≈240,240<250。因为我们把29看做30,估大了。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进去参观了!2、结合生活,创编例题。(8分钟)参观航天航空展览的游人真多呀!看看今天又来了哪些人,三年级二班共32个同学去参观,他们来到购票处,门票每张8元。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1)、交流合作,尝试估算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估算的知识,认真思考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句。做完之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交流,统一意见,并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2)、怎么才能知道8×32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汇报)①可能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2×8≈240(元)240<250可以买门票。②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正确,可是结论合理吗?引导学生思考估大估小问题,考虑剩余的人数。(3)、因为8×30﹦240,所以8×32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32≈240。但这只是30个同学的票,还有2人没买票,经过比较,带250元不够买门票。(4)、小结比较分析,感悟估算师: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8≈240。够买门票32×8≈240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估算结果同样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小结:我们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始终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到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估大些或估小些,上街买东西时通常要多带些钱,以防万一,这样才保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