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等,它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圣洁、和平、吉祥的象征。古往今来,描绘荷花的妙品佳作随处可见,文人墨客喜欢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荷兴思。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诗人,擅长七绝,以边塞诗和宫怨诗著称。)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作者: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剪裁,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问:“乱入池塘看不见”中的“乱”字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乱”字写出了当时人与荷叶荷花融为一体的感觉。莲叶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雨中留得盖鸳鸯。•郑谷(约851~910)晚唐著名诗人。字守愚,江西人。唐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现存集《云台编》。•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地吹来,摇动着一柄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要多多感谢那些洗衣服的女子,她们没来采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留住戏水的鸳鸯。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人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把花栽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苞相配想映,荷叶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这三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同时,也实际表达了诗人自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晚唐诗人,与皮日休齐名,人称“皮陆”,有《甫里集》。白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应该开在瑶池仙境。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看她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清晨她摇摇欲坠,正是月晓风清的时候。它描写白莲花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和排挤,只能默默无闻地被埋没掉。这也表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也表现了白莲淡雅高洁、清逸绝俗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