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北山中学期中考试化学卷(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班别:姓名:座号:分数: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a:40C:12一、选择题(每题有l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14道小题,共28分。)答案填在下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下列变化①铁在高温下熔化为铁水②煤燃烧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④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后变浑浊⑤金属铜抽成铜丝.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2、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着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食物腐烂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蜡烛燃烧;酒精挥发D.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比空气轻C.易溶于水,比空气重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D.难溶于水,比空气重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最外层电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核电荷数5.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的操作:①撤去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气体,⑥撤出伸入水槽中的导管,⑦装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⑦-③-④-⑤-⑥-①B.⑦-②-③-④-⑤-①-⑥C.②-⑦-③-④-⑤-①-⑥D.②-⑦-④-③-⑤-⑥-①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C给液体加热D检查装置气密性7.关于水的组成正确的说法是:()A.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由氢、氧两种分子组成的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NH3B.H2SC.H2OD.CH4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10.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共存物、二氧化碳、氮气B石油、煤、天然气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D纯碱、酒精、水银11.我国研制的用于航天飞船的固体推进剂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火时,高氯酸铵1发生如下反应:2NH4ClO4△N2↑+4H2O+Cl2↑+2O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2、“××”牌天然水的部分特征性指标如表所示,表中的“钙、镁、钾”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非金属13.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14.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拨打火警电活并到窗口呼救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二、填空题(37分)15、用化学符号表示:(1)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2)三个钙离子_____(3)NaCl___________(4)氧化铁___________(5)Al3+(6)碳酸氢铵(7)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16.把下面对物质颜色和实验现象描述对应的编号,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A)木炭;(B)蜡烛;(C)红磷;(D)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1)产生大量白烟的是。(2)生成黑色固体的是。(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4)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5)实验时需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砂的是放少量水或细砂的原因是_。(2分)17、某校到一农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了中午的用餐时间。某班同学进行了野炊。(1)野炊中,冬冬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2分)(3)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1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1)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2)铁在氧气中燃烧()(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