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叫咪咪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方法与过程: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与布娃娃咪咪乔相关的故事,弄清事情得来龙去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孩子们的美好天性;呼唤大家要珍爱生命,尊重人权。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以及妈妈的情感变化;知道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从女儿的行为中,领略到女儿天真幼稚但对世界充满爱的美好心灵。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有个孩子叫咪咪乔》。通过你们的预习,你对咪咪乔有哪些了解?“咪咪乔”是小女孩的布娃娃;小女孩把布娃娃“咪咪乔”看作自己的孩子。2、激趣:你有类似于“咪咪乔”的玩具吗?与其他同学分享你与你心爱的玩具间的感人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件事?(1)女儿及女儿的“宝宝”咪咪乔出门;(2)爸爸妈妈严重伤害咪咪乔事件;(3)十字路口交警抢救咪咪乔的感人瞬间;(4)妈妈被交警感动满怀愧疚。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哪件事是现在发生的,哪件事是过去发生的?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1、课文中反映时间及地点转换的一些词语,如“终于有一天”、“话回到现在”、“那天晚上”等。2、关于“插叙”。三、精读课文,品词悟情。1、快速浏览课文,文章主要讲了几个人物?(女儿、爸爸、妈妈和警察)2、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他们分别对“咪咪乔”有怎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边读书边勾画词句,并作上适当的批注。用心读一读,体会人物情感。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品味:女儿对咪咪乔的态度是: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关于女儿对待咪咪乔的态度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处细节:(1)我准备带女儿出门:“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女儿立即奔向小床,抱起她的布娃娃,不走样地学舌:“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2)我把女儿放进自行车后座对她说:“坐好。”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拍拍她说:“坐好。”(3)爸爸、妈妈不小心压断了咪咪乔的手指后,女儿以任性的哭闹表达强烈的抗议。爸爸、妈妈不耐烦了,干脆不予理会。女儿在抽噎中睡去,睡梦中的小脸上满是泪痕。(4)咪咪乔不幸掉在了马路中央,眼看就要被碾压了。女儿尖利地叫了起来小身子使劲向后挣去……大哭着翻身下车朝她奔去……放开嗓门儿朝交警大喊:“叔叔,救救我的娃娃。”按照女儿对咪咪乔的相关态度及语句引出每一部分中相对应的妈妈、爸爸、警察的态度。四、问题探究,文章分析。(一)抓住的课文第1、2两句来理解小女孩对咪咪乔的态度。反复阅读,在读中体会。看课文的第1、2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从中体会到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女儿非常喜欢咪咪乔,她把咪咪乔当成了自己的孩子)1、指名读这两段话,看能不能把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传递给我们听者?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女儿是什么态度?(不走样地学舌)3、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此时,作者认为女儿是怎样的?(天真的、幼稚的)4、从哪些词中可以理解女儿的天真、幼稚?(“奔向”、“抱起”“拍拍他”“不走样的说”)5、抓住这些词语,再读,把这些词语重读,把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二)相对于女儿对于咪咪乔的态度,爸爸妈妈是怎样的态度呢?找到相对应的语句。(文章3、4自然段)1、对这一切,我已习以为常了。2、在女儿数年的坚持下,我们这个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承认了“她”。……咪咪乔是有生命和人权的。3、但这种承认多少有些虚伪和应付……“在女儿数年的坚持下”体会爸爸、妈妈的态度变化。(由1、2自然段中的幼稚、天真的想法——3、4自然段习以为常——承认(虚伪和应付)(三)针对女儿对待咪咪乔的态度第3个语句来理解文章的第5、6自然段。1、“爸爸、妈妈不小心压断了咪咪乔的手指后,女儿以任性的哭闹表达强烈的抗议。爸爸、妈妈不耐烦了,干脆不予理会。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