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认识整千数和一万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2.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接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教学重点1、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2、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1.一个一千是(),二个一千是(),三个一千是(),四个一千是(),五个一千是(),八个一千是(),九个一千是(),十个一千是()。2.书上这座体育馆能坐一万人,这个一万人是()个一千。3.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4.读读下列各数:8009000100010000二、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并板书课题:认识整千数2.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谈话: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吗?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接着出示2个大正方体,提问:这是几千?(二千)让学生依次数下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提问: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现在你知道10000有多大吗?(一万有10个一千)再请同学猜一猜:万人体育馆大约能容纳多少个像我们这样学校的学生?万米长跑相当于绕学校操场多少周?一万本书摞起来会有多高?一万元钱能买些什么?以此来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3.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指出:3个一千是3000。拨出五千、九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1000。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然后读一读。结合学生汇报时的九千,通过提问、操作:“九千加上一千是多少?一万在计数器上怎么拨?万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再次突破一万的认识。请人上来拨一拨。4.找朋友。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2000、3000、6000、8000、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找出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5.教学数位顺序表。谈话:刚才我们学会了整千数和一万的读法和写法,现在你能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出来吗?填完后在小组里交流,然后讨论: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四位是什么位?百位的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右边一位是什么位?抢答:从右边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百位?万位是第几位?十位呢?全班齐读数位顺序表。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明确直线上一格表示1000,再独立填写空格内的数,指名读一读。后讨论: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你是怎么想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读出横线上的数,在读一读图中的句子,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读一读,再写出横线上的数。4.做“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算,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后交流。5.做“想想做做”第5题。看懂图意,交流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然后自己列式解答。6.做“想想做做”第6题。以小组为单位填表格,再交流。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提一提,一人提出问题,大家解答。7.做“想想做做”第7题。注意生活中的两种情况。请学生分别表演一下,理解两种情况,再列式解答。8.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给自己和同桌一个评价。9.作业布置:课内:《补》P1课外:《当》P四.板书设计:认识整千数和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