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铜陵市金华小学吕林丽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不同数位的加、减法的意义,学会不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减法是教学的难点。由于被减数与减数的位数不同,因而教材通过小精灵的提问“百分位上如何减?”促进学生的思考,突出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整数减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较容易迁移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当中。而且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已有知识转化为新知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探索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迁移新知1.写出与下面小数相等的小数0.46.30010.802.口算:70-16=7-1.6=30-25=3-2.5=100-75=10-7.5=3.笔算:12.75+9.25=8.93-2.69=概括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对齐: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二计算: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三点点: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且要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四化简: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二、导入新知探究新知1.同学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对不对?看,小林在新华书店买了下面两本书,观察这两本书的价钱你发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整理学生可能提出的三个数学问题。观察并阅读这3个数学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已经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了吗?生:这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6.45+8.3=8.3-6.45=先估算一下你能口算出得数吗?2.自主探究。出示学习提示:(1)自己试着算一算:(2)与同桌说一说,计算数位不同的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3)再议一议,当被减数小数部分比减数的数位少时,要怎样计算?3.合作交流:计算算法。4.展示汇报:让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讲解计算方法。教师点拨: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计算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时,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0再加减。现在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例题说说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同伴交流展示汇报三、反馈新知巩固练习1.做一做:生板演,并说明算理。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2.改错:23.4-13.4--------100()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五、当堂检测:数学书74页5题。板书设计: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6.45+8.3=8.3-6.45=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课前我对整十数减两位数,一位数减一位小数的口算、小数的改写、小数的加减法进行了复习。但学生说算理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这时候我不应该做过多的评价,质疑,这是导致后面练习没进行完的一个主要原因。这节课是以购物为情境而引出的计算课,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并不是难点,我把学生可能提出的三个问题同时呈现,让他们发现2、3问题都用减法解答,但由于我引导的不到位,只有几个学生表达出来了,在学生解答后还没让学生及时写出单位名称与答。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是会把数位不同的小数末尾对齐,但在我巡视的时候没有发现,却有几个孩子添上了虚线的0,这一想法可能源于给三角形做高。总之,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课前进行更充分的预设,实现更有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