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天山景物记碧野碧野,原名黄潮洋,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2月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并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共出版了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集。作者简作者简介介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和散文集《月亮湖》是他的代表作。他于1955年到1960年,先后两次去新疆深入生活《天山景物记》就是这个时期写的,被选入《1949—1959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关于本文的体裁:通过预习,我们不难得知,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其中,“天山”指明了描写的范围;“景物”确定了描写的内容;“记”指明了体裁,这样的标题显得朴实、明确,值得我们学习。关于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关于游记:游记是散文的一种,它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来反映游览中的见闻(如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和名胜古迹等)和感受。预习检测:给课文中的词语注音,并解释:横亘驰骋饮马白皑皑矗立暮霭飘曳gèn横卧、横跨;亘:连续不断chù高耸地立着;矗:直立,高耸yìn给马喝水;饮:给牲畜水喝ái洁白;皑皑:形容霜、雪洁白chěng马奔跑;骋:跑yè傍晚的云雾ǎi随风摇动或飞扬的意思。曳:拉阅读思考:(1):全文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如何?全文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前言交代天山的地理位置和概写天山的壮丽景色,使读者对天山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主体部分按小标题分成四段。第1段“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从大处着墨,描绘天山的自然风光。第2段“迷人的夏季牧场”,集中地反映了千里牧场的迷人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幸福生活。第3段有重点地介绍了天山的奇珍异品。第4段摄取了天然湖和野果子沟这两个特写镜头,告诉人们天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待我们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2):小标题有什么作用?小标题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有提纲挈领、使文章眉目清楚的作用。课文概括(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概写天山?着重写哪个方面?为什么要这样?从高、大、美三个方面概写天山。着重写天山的美。这样写的好处是使读者对天山先有一个整体的美好的印象,激起读者跟着作者的笔墨去“游”天山的兴趣,同时还能激发人们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之情。雪峰美大寒幽急清美设问句和假设句的运用,既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又自然地引出下文,段落之间的衔接紧密。(2)开头用设问句和最后用假设句的作用是什么?“迷人的夏季牧场”夏季牧场“迷人”在哪里?辽阔的牧场(8)肥美的牧群(9)美丽的牧女(10)幸福的生活(11-15)“成百上千”————多“好像每根毛尖都冒着油星”————夸张手法,膘肥体壮“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比喻,形象生动、优美贴切肥美的牧群肥美的牧群坠满银饰————服饰华美骑着骏马————身姿健美欢笑、驰骋————性格开朗挥鞭歌唱————幸福生活美丽的牧女美丽的牧女天然湖果子沟(1)作者描写天然湖笔法细腻,请划出第20自然段的层次,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2)作者是怎样从天然湖写到果子沟的?顺着从天然湖泻落的“飞练”的流向去写的,由高到低,依次写来,极为自然。(3)作者是怎样写“飞练”的?先由高到低,从“飞练”的源头天然湖湖水泻落的情景,写到千丈以下水练冲激涧石溅起水雾的壮观景象;再由远而近,从在十里外看见“飞练”的白光写到“脚下就会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最后写涧边“像水洗的玉石那么洁白”的蒙古包。作者写“飞练”,时而变换观察角度,时而移动观察位置,绘形(飞练)、绘色(白光)、绘声(惊心动魄的震撼)细腻入微,因此景象完整、具体,给人以如临其境的感觉。(4)找出写野果子沟中的两组对偶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一组是“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开遍”、“压满”极写自然资源的丰饶,既为下文写开始开发利用铺垫,又暗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灿烂前景另一组是“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无人知;秋天,五百里的累累的苹果无人采”(多了一个“的”字,可看作宽式对偶)。“无人知”、“无人采”既写出作者对资源浪费深为惋惜之情,也激起读者建设边疆、造福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