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一国两制”知识目标:了解“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并分析目前阻碍台湾问题解决有哪些因素。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任何有关“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主张,都是违背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人民意愿的,是绝不允许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台湾的信心和决心。2、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的光荣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民族情感、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自觉为实现祖国强盛、国家统一作贡献。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教学难点:“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合作探究法、举例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境营造]:展示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设问: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会唱吗?咱们一起唱一遍好不好?我起个头,大家一起唱。(师生齐唱)“母亲、母亲我要回来”的呼喊如此动人心魄,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团圆。提问: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七个地方,如今七子都回来了吗?回答:台湾还没有回来。二、新课教学(一)自主探究:(1)“一国两制”的背景是什么?(2)“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实行“一国两制”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4)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观点是什么?(5)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态度是什么?(二)讲解新课实践中的“一国两制”(板书)1.“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2.实行“一国两制”具有重大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2)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观点:(1)原则和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最佳方式:“一国两制”。(3)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5)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的沟通与交流。(6)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4.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态度:(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行为作斗争;(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三、课堂练习(简答题)2008年11月4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期间,台湾民进党发动围城游行,游行队伍手持“台湾不是中国一部分”“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等旗帜,制造流血事件,围堵赴宴宾客,攻击与会代表和大陆记者,这些暴行受到国内外各方的谴责。(1)材料中打出的旗帜内容的实质是什么?(2)对于台湾民进党的行为,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四、课堂小结“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